三文鱼养殖神器来了!我国首座“深海渔场”交付

我国首座用于深远海养殖的全潜式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今天(4日)在青岛交付,它将用于山东日照以东13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进行三文鱼养殖生产,随后,这一装备将被运往我国黄海海域。

本文图均为 央视网 图

央视记者 徐扬:您现在看到的这一座八边形的网状设备,就是今天正式交付的全潜式深海渔场,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深入水底,在固定的区域进行渔业养殖,就相当于养殖场的海底车间。

空中看这个深海渔场是一个八边形的立方体,直径有60米,高有35米,相当于12层的楼高,一年可产鱼30万尾,交付之后主要执行黄海海域三文鱼的养殖,从而实现了我国在开放海域规模化养殖三文鱼的突破。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总经理 陈埥:我们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也是全球第一座全潜式的深海渔业养殖装备。

全潜式渔场 跟着温度走

交付使用的这一个深海养殖车间是怎么工作的?怎么在海水里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

渔场可以跟着温度走是这个装备最大的特点,因为三文鱼的养殖对于水温的要求极高,在冬季,渔场可以半潜式,到了夏季,表层水温升高,渔场就可以下沉至合适温度的海域继续养殖。在深海海域,如何让渔场不受台风等外界的干扰呢?锚泊系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海工院院长 王宇:在导揽器下面将会挂很长的几十米的锚链,在锚链的末端是大抓力锚,通过四条锚链系统,在四个方向牢牢的把养殖平台锚泊在海底,保证它固定在养殖的海域,不会随着波浪或者是恶劣的海况发生位置大的偏移,也可以避免跟其它过往的船只发生碰撞事故。

作为一次性养殖30万尾三文鱼的网箱,采用了双层钢结构,这就是所谓的鲨鱼防护技术,有效地将三文鱼的生长区和外界鲨鱼的撞击隔离开来。在网箱中央有一个锅盖形的装备,工程师告诉记者,这个相当于三文鱼的吸氧系统。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海工院院长 王宇:特别是鱼在长大过程中,密度增高过程中会导致氧气的供氧不足,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结构利用外部的空气压缩系统,把空气吹到锅盖型结构里边,这样鱼类可以从这里面获得足够的氧气。

王宇告诉记者,全潜式深海渔场本身没有动力,是通过拖船移动到工作海域。但是装载的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却实现了养殖生产的智能化精准管理,比如自动化定量投放饲料,就避免过多饲料投放造成水质的污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