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围观荆州:一只洪湖清水蟹的升级之路

一只洪湖清水蟹的升级之路

秋风起,蟹脚痒,菊黄蟹肥稻花香,却在十月后。

又到一年吃蟹季,作为养身又养心的美食,螃蟹已经成为洪湖对外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也是农民主要的生计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

秋风起蟹脚痒

2017年洪湖市螃蟹养殖面积62万亩,产量4.6万吨,螃蟹产业已占我市水产业半壁江山,占荆州螃蟹产业的1/3,全省的1/10。

滨湖办事处新咀村的养殖户文伙祥告诉我们:以前技术不成熟,一般也就一二十亩地自己养殖,经过几年摸索、学习技术,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所以扩大了一些规模,今年他的螃蟹养殖面积大概有四五十亩地。

滨湖办事处新咀村

通过农民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我市养殖户的螃蟹养殖规模都日益扩大。然而传统的养蟹过程中会导致水体氨氮含量慢慢上升,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保护洪湖得天独厚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并且让清水蟹产业长远和健康的发展,我市相关单位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养殖户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探索生态化绿色养殖。

我市养殖螃蟹现在都是仿生态模式。市里给养殖户派技术人员进行各方面指导。养殖技术提高后,不仅螃蟹产量提高了,蟹的品质也好了很多。仿生态,水草好,螃蟹质量好;肉质好,口感足,才能卖出品牌蟹的价格来。

生态养殖不仅提高了螃蟹的品质和效益,也让螃蟹的身价水涨船高,将广大养殖户带上了致富道路,并保持了当地生态平衡,让水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那养殖螃蟹的效益如何呢?

据养殖户介绍,每年螃蟹价格都有变动,没法精准预测效益,但是总体来讲技术水平提高了,效益要比以前好很多。

洪湖清水蟹

近年来,洪湖螃蟹从过去的单一养殖,扩展到包装、储藏、运输、餐饮、服务等多个门类。像文伙祥这样的养殖户在螃蟹成熟时,会把又大又肥的螃蟹贩运到我市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闽洪水产公司,同时借力互联网,由以前的门店市场销售,到现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螃蟹搭着互联网的春风,飞到了全国百姓的餐桌上。

闽洪集团电子商务部经理刘力坦言,目前为止,螃蟹的线上销售效果更好一些。线下是等着客源找上门来销售产品,线上销售则打破了传统的水产品销售模式,通过平台或者一些运营手段,主动出击找到客源,把螃蟹卖给他们,这是传统的销售模式很难做到的地方。

通过闽洪集团的电子商务平台,螃蟹的销售速度、交易量均比以前有了较大提升,不少养殖户依托电商平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从传统销售模式转到线上销售模式,对当地养殖户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收入提高了:螃蟹销售以前论斤卖,现在论只卖,度量单位的差异化和价钱都给他们带来收益的增长。并且通过电商这种新型销售方式,传统的区域性产品走向全国,在全国树立洪湖自己的品牌,这也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养殖模式的转型,营销方式的升级,一只洪湖清水蟹进千家入万户,成为万千中国百姓餐桌上一道最可口的食物。一只螃蟹拉动了一条养殖、交易、餐饮的产业链,打造了洪湖河蟹产业金字招牌,推动了洪湖河蟹产业做大做强,洪湖也因此荣获“中国名蟹第一市”殊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