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放松治污力度”? 生态环境部回应

此前,有媒体认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开始放松治理污染的力度,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媒体给出的理由是,在前不久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及重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下降的幅度确定为3%,比去年的15%要低。对于这样的说法,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日前明确表示,这明显是误读。 

目标设定经过专家反复论证 “降低力度说法”是误读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相关指标下降3%左右,汾渭平原下降4%左右,这个目标的设定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得出的,是根据目前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空气质量改善的进程而确定的。

实现这个目标,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认为降低了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说法,是对《方案》的误读。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 刘友宾

去年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果里面既有人努力的因素,也有天帮忙的因素。据专家评估测算,在PM2.5下降的25%比例中,“天帮忙”占三分之一左右,即“天帮忙”导致PM2.5浓度下降8.5%左右。今年,在正常气象条件下,要保证空气质量同比不恶化,我们首先要通过“人努力”抵消去年“天帮忙”8.5%的下降比例(除非“天帮忙”和去年一样给力),再加上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3%。实际上,我们今年空气质量改善任务为11%以上。

要完成目标任务艰巨 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依然很大

刘友宾透露,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京津冀、汾渭平原气温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可能还要偏高1到2摄氏度,降水量偏低两成,大气扩散条件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差。因此,要完成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3%的任务实际伤相当艰巨,再加上随着目前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依然很大。

实际上,往年降幅比较大一个原因也在于污染比较严重时基数较大。而随着基数下降,要实现大幅度下降,难度自然更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