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事业”,湖北楚菜研究院落户荆州

云上荆州报道:今天(4月4日),荆州技师学院与市烹饪协会签署楚菜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为“湖北楚菜研究院”揭牌。双方将以“创新楚菜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为抓手,在楚菜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与示范推广,创新楚菜人才培养模式,做大做强“舌尖上的事业”。

据了解,楚菜,原称鄂菜,亦称湖北菜。古称荆菜,起源于江汉平原,这从屈原在《楚辞》的“招魂”、“大招”两篇中,记载楚宫佳宴中有20多个楚地名食——为国内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宫廷筵席菜单以及随州曾侯乙墓中曾出土的一百多件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器具,可知鄂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时称“楚菜”),经汉魏唐宋渐进发展,成熟于明清时期。

1983年跻身中国十大菜系之列。楚菜以水产为本,鱼馔为主,汁浓芡亮,香鲜较辣,注重本色,菜式丰富,筵席众多,擅长蒸、煨、炸、烧、炒等烹调方法,具有滚、烂、鲜、醇、香、嫩、足七美。2018年8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将湖北菜简称统一规范为“楚菜”。

(记者 孙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