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小龙虾”做成乡村振兴 “大产业”

云上荆州报道: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依托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加速土地流转,鼓励乡镇村组成立上规模的稻虾养殖合作社,助推小龙虾产业发展成养殖、运销和加工的大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小龙虾销售的旺季。荆州区八岭山镇北湖桥村稻虾共作的水塘里,植物已经抽绿,水塘周边都是茂盛的青草,永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学清正大汗淋淋地蹲在塘边熟练的起地笼收小龙虾。

这些取出来的小龙虾个个活蹦乱跳,个大壳硬,看着品质非常好。

永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学清告诉记者,这个虾是稻田养殖的,一般不存在农药水,所以,虾子基本没有什么病菌,而且肉质相当嫩相当好吃。

当天捕捞的小龙虾,有的会立即流入餐饮行业,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小龙虾,会进入加工车间。

在湖北金鲤鱼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小龙虾制作车间里,这里可以说是广大小龙虾爱好者的天堂了。长长的流水线上面400多名工人们正在对小龙虾进行深加工,剥去小龙虾的虾头虾线虾壳等等,以达到出口欧洲美洲的要求。

虽然今年小龙虾主要产区养殖规模明显扩大,但是小龙虾需求量仍然居高不下。地处荆州市荆州区的湖北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每天都会收购周边农户养殖的小龙虾150吨到200吨之多,搭建起荆州区小龙虾向国际市场输送的重要平台。

湖北金鲤鱼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诚说, 现在市面上出口的小龙虾产品,基本上占到他们每年产能的40%左右,每年大概产值在3000~4000万。

小龙虾品质高,离不开抱团发展的模式。以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为例,这里地势低洼,一直以水稻种植为主,农民年收入仅700元左右。经过三年的摸索,农民们在农业部门的引导下,通过养殖小龙虾尝到甜头。原来零散养殖的农户,逐渐以自愿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和公司。

目前,太湖港管理区有8000多亩地推广了虾莲共作、稻虾共作模式,带动了282户农民增收。一季虾亩产量约300斤至500斤,收入逾5000元,既减少了劳动力又实现增收。

荆州市荆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中原告诉记者, 对于适宜发展的,他们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确保生产的稻和虾的质量要进一步提高,保证以质取胜,要发展绿色生态发展循环养殖,让稻虾产业更加持续。

2018年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市将水产水稻资源结合起来,发展双水双绿产业的面积达到了254万亩,其中稻虾共作的面积已经达到了251万亩,较上一年度新增了45.8万亩,小龙虾的产量更是达到了33.8万吨,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只小龙虾,点燃了农民勤劳致富的希望,谱写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赞歌。

(记者:陈孝武 杨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