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有一群人,目光所至,尽为黑暗,耳之所闻,皆是寂静,手脚所触,或成空想,他们就是残疾人朋友,在荆州,这个群体有36万人,其中0到15岁孩子有3700多人,如何让他们从小学会与外界接触沟通,并在社会上立足?特校老师就从中搭建起了这个桥梁。今天“爱国者 奋斗情 我们都是追梦人”系列报道,来认识一位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彭颖,看她如何用爱浇灌这些孩子,静待花开。
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彭颖正在给聋班三年级的孩子做语音训练,虽然这些孩子听不见,但他们的声带是正常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发音。正常孩子一看就会的字母发音,这些孩子可能要练习无数遍。
如果只是模仿嘴型,孩子们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发声,除了让他们感受声带颤动,彭老师还借助纸条,让孩子们感受发音时的气流变化。
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有100多个孩子,涵盖了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有的还住校。无论是上课,还是生活中穿衣、系鞋带这种小事,都需要老师手把手教无数次。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这种守护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老师会不断调整心态和教学方法。
在外人看来,特校老师日复一日的付出,得到回报没那么快。其实这些孩子很懂感恩,一朵简单的手工花,一句真诚的感谢,都能给老师带来惊喜和感动。
孩子的天真和善良滋养了老师,也激励他们做得更好。部分孩子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有些自卑,彭颖特意自学了心理课程,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很多孩子在文体、绘画上有不错的成绩。
13岁的万一帆在彭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曾于2017年,登上了央视《向幸福出发》的表演舞台。大家的夸赞给了一帆很大的信心和动力。
特校老师陪伴了孩子成长,也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后天失聋的许静是彭老师从小带大的,一直拿她当女儿看待,周末,彭老师常带她去公园商场,鼓励她勇敢的与外界交流,锻炼自信。大学毕业后,许静选择回到母校当一名美工老师。
因为懂得,更会将心比心。彭颖的父母都是孤儿,她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自幼接触到各种残疾人群体,立志做一名特校老师。如今,她已经在沙市特校坚守了26年,如何做到热忱和耐心不消退?除了信念支撑,最重要的是全身心接纳这些孩子。
沙市特校与一般学校不一样,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5点,每个班上安排2名老师,全天陪伴孩子上课、吃饭、午休等,连办公桌都在教室里。有的孩子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还要长,大家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毕业后常常联系,聊聊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事。正是因为像彭颖这些老师的存在,才有了更多孩子的未来。
荆州市共有7所特殊教育学校,特校老师用耐心和爱心浇灌孩子们的成长,为世间增添了更多纯真的童音。国家对特校孩子越来越重视,政策扶持越来越多,社会包容度更高,现在对特校孩子的教育观念也有所变化。
(记者:王成文 覃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