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朋友圈”将扩大!

这两天的武汉东湖之滨,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发生了啥大事?

 

“中国长江论坛·2016”开幕,中央和长江流域省市有关负责同志来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了,带着一个共同期许——


共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留住长江之美。

 

 

长江中游城市群或将扩容

在11月18日下午举办的2016中国长江论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分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中国社科院城环所,以及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九江、岳阳、安庆等城市的相关负责人,共聚长江之滨,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建言献策。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龙正才表示,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沙、合肥、南昌四城,以及周边城市将强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下一轮四个城市的会商会谈将每个省增加一个城市,观察员城市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龙正才说,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巨龙的龙腰,近年来,长江中游各省市通力合作,谋划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早在2012年,湘鄂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中三角序幕,在武汉举行了首届会商,携手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级城市群,达成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四城市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不断成长。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刘伯正副司长认为,新时期,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江中游发展规划里面有四个定位,一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二是中西部先行区,三是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四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引领区。武汉市GDP增速是8.8%,长沙市是9.6%,南昌是9.6%,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中部崛起的亮点。    

 

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

将企业的节能减排设备等风险进行投保,一旦出现意外状况造成碳排放量超额,将获得保险公司相应赔付。11月18日下午,在2016中国长江论坛“全国碳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创新”分论坛上,华新水泥集团与平安保险签署了全国首个“碳保险”产品的意向认购协议,此举标志着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

 

会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签署“碳保险”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平安保险将为华新集团在湖北省内的13家公司定制产品设计方案,并于近期签署正式保险服务协议。

 

保护长江,各省市在行动

同住长江边,共饮一江水。“江天一色无纤尘”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千百年来,母亲河无私地哺育我们,造福我们。然而,今天的母亲河,难以承受无序开发之痛,显露疲态。

 

将来的某一天,母亲河的白浪滔天、渔歌互答会不会只存在回忆中、梦境里?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呵护长江生态,呼声切切。

 

湖北

沿江1公里范围内不再布局重化工及造纸企业 

 

11月18日第一专题论坛上,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就湖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相关情况作了介绍。

 

为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湖北省委、省政府把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置于优先位置,相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湖北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了《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完善“1+5+N”规划体系,以负面清单形式实行总量和质量双控。

 

在推进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体现湖北担当和湖北作为。通过开展查、关、治、罚、复、退专项整治行动,出重拳、下猛药,依法关停搬迁养殖小区957家,关闭五小企业1989家,取缔长江、汉江571个非法码头;实施梁子湖破堤还湖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沿长江、汉江、清江1公里范围内,不再布局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1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禁止没有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项目。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今年,我省又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环保政府奖;公民绿色行为倡议,推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绿色成为湖北最鲜明的底色。为在大保护中赢得发展先机,在抢抓发展机遇中搞好大保护,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沿江兄弟省份先进做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贡献湖北智慧、荆楚力量。

 

云南

沿江40个县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11月18日,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春明介绍,“十二五”期间,云南境内长江水质总体优良,五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满足年度控制要求,年度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百分之百。

 

长江在云南境内总长1590公里,涉及昆明、昭通、曲靖等7个州、市的40个县市。杨春明表示,近年来,云南编制实施了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划定了一批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明确了各功能区的生态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方案,长江生态功能区保护得到加强。


云南大力推进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同时,云南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总蓄积量17.68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


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见成效。流域内,40个县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均已建成。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清洁生产审批,引导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减少了排放。


为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云南在项目建设中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关键位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据悉,云南已联合四川,成立两省环境保护委员会,组建金沙江环境协查工作组,建立区域联动和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调整机制,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源地环保专项督察,严厉查处水污染问题。

 

重庆

岸线5公里内不设新工业园

 

在保护长江上,重庆市强化生态考核、优化空间布局、保护库区环境安全,全市共划定生态红线3万余平方公里。其中,三峡库区作为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全部划入红线范围。


论坛上,重庆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温汝俊介绍,重庆把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优先路径。全市被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修订并强化五大功能区的产业政策,要求工业污染治理全面达标。


 在“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重庆严格长江沿岸开发空间管制,优化产业布局和岸线开发利用,要求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5公里内,不再设置新的工业园区和工业项目。


在环保投入方面,该市拿出了真金白银,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环保安全监管网络。环保人员从2012年的100多人增加到近4000多人,形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监管网络。


创新机制也是亮点。去年,重庆成立资源与环境交易所,进行全市统一的污水、垃圾排污权指标交易,至今交易金额已超过4亿元。2017年,重庆计划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覆盖,通过强化生态环保法制建设,形成以重庆市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为核心,相关专项地方法规为配套的法规体系,健全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湖南

2020年长江水质优良率超90%

 

“长江保护是大的生态安全问题,而我们身边的生态安全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昨日的论坛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培育提出,必须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但人居环境也应得到重视,生态安全问题不分大小。


贺培育认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生态安全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湖南省污染点多、面广,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较大。今后一段时期,仍需加大保护力度。


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今年10月,《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到2020年,湖南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全省长江水系 (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3.2%,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全面落实,珠江水系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消除五类以下水质,给老百姓呈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景象。


贺培育表示,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场持久战。长江生态安全问题的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普通人对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小环境会更加关注。建议有关部门明确职责,专门监测人居环境,特别是对室居环境安全应出台强制性标准,并经常性开展检测,形成长效机制。

 

安徽

启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11月18日的论坛上,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介绍了安徽省保护长江的做法与经验——把修复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流域水质继续保持优良并有所好转。


安徽省长江沿线包括合肥等9个市,人口与土地面积几乎占全省的一半。该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安徽经济的精华所在。缪学刚表示,安徽提出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最优先地位,用最严格的制度坚守住生态底线。重点抓好化工产业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沿江城市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在机制创新方面,从2011年开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3年试点结果显示,新安江水质稳中趋好,浙江千岛湖水质同步改善。


缪学刚介绍,下一步,安徽将启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强化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推进大气、水、土壤三大保护行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