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就近上学、上好学,让孩子共享公平优质教育,是无数家庭的梦想和希望。
高铁驶进荆州,火车头拉动了城市经济的聚集发展。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推进,荆州在古城外布局建设荆北新区、城北新区、城西高新区、武德路万达片区、城南大学城片区,现已渐成规模。
新城围古城,学校怎么办?
荆州区委书记周昌俊在全区教育综合改革动员会上响亮提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学校要先期布点;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需要新建和扩建学校;古城内人口要外迁,需要调整学校布局;城外优质学位短缺,需要城内名校扩张……
按照荆州区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全区学校将合并整合一批、新建一批、迁建一批、改造升级一批……
校校融和发展
一年12所学校合并升级
教育一体化管理从整合中心城区中小学起步。荆州区通过“优联薄、强带弱”整合古城内外12 所义务教育学校,成功实现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外辐射和扩容。
城内外教育资源悬殊,古城内学校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实验中学和郢都中学仅一巷之隔,东方红中学和南门中学的招生范围交错,每逢开学之季,一方门可罗雀,一方却踏破门槛。
2017 年,继前一年北门中学与西门中学两所高中学校合并后,荆州区又推进了12 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合并:实验中学与郢都中学、东方红中学与南门中学、实验小学与草市小学合并,荆州小学与白龙小学、楚都中学与荆北小学、荆南中学与梅园中学进行了实质性整合。
一块牌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荆州区义务教育进行“扬峰填谷”,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同时为优质学校发展提供空间的“强校+弱校”“名校+新校”的教育链模式,给荆州区带来城乡教育一元化体系的探索和启发。
如今,荆州实验小学与草市小学联手,办起实小城东校区。该校三年级学生家长雷蕾开心地表示,现在学校周边破房子都拆了,留出了家长接送孩子的停车位,这里师资更强,家长送孩子上学更放心!
郭爱红老师是从实小城中区来到东校区的,她说,孩子们很高兴,天天都能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有“星星”。
六年级一班的叶历婷同学说,学校现在有漂亮的足球场、小操场,也开设了以前没有的体育项目,大家都能比拼一下拿手好戏。特别是周边道路变宽了,走路都觉得特别开心。
分步推进新校建设
3年建成3所中小学
荆州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李大春,是一位资深教育人。他认为,必须反思为什么以前农村的学生要进城择校读书?究其原因是好学校没有修在居民家门口。
筑巢引凤,建好学校。一语双关,首先要建成一所学校;其次,还要是一所好的学校。
2016 年,荆州区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高区管委会和农高投公司四方联合,在城西新开发的荆州高新区新建华师荆州高新区附属学校。这所占地110 余亩、建筑面积3 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校园,由华师选派核心管理团队入驻荆州,课程设置、日常管理、督导考试与其附属省重点中学同步。
全新时尚的校舍、标准化的塑胶跑道、绿茵茵的足球场,拥有空调、自动白板的课堂……
随着九年义务制寄宿式学校——楚都中学新校区的建成,这所现代化校区吸引了周边10多个村和留守家庭的学生们。
楚都中学校长涂清溢介绍,以前,老校区仅能招到4个班100 多名学生。新校区建成后,原设计容纳2280 人的学校,现已满员。建成后第一年招新生211 人,第二年招新生303 人,第三年初中新招生394 人。每年学校小中学部招生以300人递增。
该校七年级新生家长张友谊高兴地说,以前,还担心小孩上初中要托人到城内读书,又要租房,又要安排家人专门做饭。如今家门口有了好学校,我们不担心了,只有开心。
荆州区教育局计划财务股副股长汪汝军介绍,近年来,荆州区按照“整合教育资源、盘活古城内教育资源存量、放大古城外教育资源增量”的基本工作思路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区分步推进新建学校建设,“十三五”期间,已完成楚都中学、华中师范大学荆州高新区附属学校、拍马小学3所中小学建设。
迁建、扩建、升级
“五校六区”将投入建设
家住火车站附近某小区的陈武先生感叹,古城内人口多,出入交通不便,所以他们一家从城内迁出城外,绕过了城内的堵点,现在又盼着周边能布局一些家门口的学校,方便越来越多的孩子就近入学。
城市建哪儿学校建哪儿,推动古城人口疏散很明显。
根据荆州区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北门中学、东方红中学、灵均中学、实验小学绿地校区、实验小学万达校区、江陵中学等“五校六区”也将开始建设。
按照方案,“五校六区”将分三期建设:第一期迁建北门中学、灵均中学、东方红中学,建设荆州实验小学绿地校区,搬迁荆州市实验中学;第二期建设荆州实验小学万达校区;第三期建设江陵中学。
目前,荆州市实验中学新址(原荆州中学校区)改造已基本完成;北门中学、东方红中学、灵均中学、实验小学绿地校区等学校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实验小学万达校区、江陵中学的迁建工作即将启动。
同时,荆州区还加大了对城郊及农村薄弱学校的改扩建力度。近五年,全区共投入“全面改薄”资金近2.5 亿元,从根本上改善城郊和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记者:陈孝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