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出来的牙冠 (张歌/摄)
用3D打印出来的牙齿嚼东西,是不是很新鲜的体验?患者拔牙后只要做一次“椎形束 CT”,技术人员可以获取三维牙根数据,再用电脑软件进行设计后,3D 打印机就能用钛合金或氧化锆打印出与真牙一模一样的假牙。全程数字化操作,只需3-5道工序,大大缩短了义齿制作周期。
“3D打印技术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技术,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呼啸而来。”湖南华曙高科创始人、董事长许小曙在采访中表示,3D打印技术是全数字化的生产过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行业。3D打印将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入智能制造的助推器,为“中国制造2025”助力。
1986年,许小曙远赴美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加入美国海军焊接研究所和全球最大的3D打印公司3D Systems,担任技术总监,领衔研发了对制造业有革命性影响的“SLS技术”。
2009年,许小曙回国创办了湖南华曙高科,7年的时间,这位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带着他的核心专利与人脉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建立团队、深耕技术、深化布局,在国际舞台上与诸多高手一决高下。
在国际3D打印市场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下,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要想突出重围,引领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自主研发和创新是根本。
“华曙高科投入了巨大的研发成本,投入资金占整个公司的40%,研发人员占整个公司人力成本30%。目前,公司的3D打印设备和原材料都是完全自主研发。”许小曙认为,技术不过关、创新性不足是制约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的很大因素,只有拥有核心的技术才能有可靠的市场竞争力与话语主动权。
“之前的3D打印材料的技术由德国公司控制,中国企业要买原材料需要付出昂贵的成本费,我们在研发上狠下功夫,从材料的合成做起,避开对方的专利,开发出性能更强、韧性更好的材料,成本降低了一倍多。”许小曙表示,华曙高科自主研发了高分子尼龙粉末材料、PA-6材料、玻璃微珠复合尼龙材料、碳纤维复合尼龙材料、矿物纤维复合尼龙材料等,可满足各种耐热、韧性、硬度的需要,免去四处寻找材料的奔波,又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更有利于在市场上立足。
华曙高科自主研发的全金属3D打印设备 (张歌/摄)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华曙高科进一步突破3D打印市场壁垒与技术关卡,发布了工业级金属3D打印机,形成了从设备、材料到加工服务全产业链的产品矩阵。
“3D打印的原材料是高分子材料或者金属材料,成粉末状,在设备生产时,首先在设备铺上薄层粉末材料,激光在计算机的指挥和控制下扫描材料,凡是被激光扫到的材料被融化,没有被扫描到的部分依然是粉末状态,逐层铺粉、扫描、叠加,就堆积形成了一个三维空间物体。”华曙高科常务副总经理陈勃生表示,智能制造从最基础的环节说起,是以智能装备为基础的智能化的生产线和车间,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协同的制造系统,系统也是分层次的,3D打印机是非常典型的智能装备,属于最基层环节,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和设备远程运维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采访中表示,在过去在工业中一直是减材制造,材料只用一部分,大量的都变成废料了,今后的趋势是增材制造,也就是用3D打印这种新的加工方式,“这是一种新的工艺,这个工艺如果真正突破了,在行业内来使用,可以带动整个工业上一个大的台阶。比如薄壁的、需要精确的打深孔的,这些靠机械加工很难完成的。这些技术靠一个企业很难突破,必须把它组合起来。”
苗圩认为,在前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只要不断的探索,改变过去科研院所单纯的依靠政府花钱来养着的状况,构建新型的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的企业,充分发挥和释放人的精力和积极性,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