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音调取材于湖北民歌。图为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输入湖北地区、传统音乐的关键词条搜索,总共28个项目的搜索结果映入眼帘。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部分,在该网站排名全国第一。
郢人善歌,楚人尚乐。除草唱,拉纤唱,红白喜事自不用说,听见公鸡打鸣也要模仿亮一嗓,祖先们都是先唱歌再开工。大量当下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音调,如《好汉歌》中的民歌素材,《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都曾在荆楚大地的不同角落广为流传。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的传统音乐非常有特色、有地位,称得上音乐非遗的大省。”
“中国民歌第一村”在鄂西北
提起湖北的传统音乐,率先闯入人们脑海中的,大概率来自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地区的大量民间音调。从恩施巴东走出的撒叶儿嗬组合,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州走出的土苗兄妹组合,带着家乡的音调,站上了国内最高规格的青歌赛舞台,并获得金奖。此外,风靡一时的《山路十八弯》,更让土家族音调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
“湖北地区的传统音乐资源丰厚,鄂西南三峡流域、清江流域、土家族、苗族地区的音乐资源开发的确比较多。而事实上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音乐风格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各种风味和色彩十分丰富,鄂西南的音乐只代表其中一种色彩。”周耘说。
被誉为“中国民歌第一村”的吕家河地区,同样算得上湖北民间音乐的宝藏。该地区的民歌,在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家河位于丹江口市,在鄂西北。”周耘回忆道,“我去吕家河采风,当地的‘歌王’给我唱了一首《杨家将弹三弦》,跟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完全一样。在河南,同样的音调,又被当地人称作《王大娘顶缸》。”
不仅如此,“吕家河地区的民歌更体现混融性,在这里,你直接可以听到《茉莉花》,还可以听到信天游,甚至可以听到福建的音乐。歌词当然变成新的,也混融了一些当地色彩,但依旧还是那首歌。”
对于这个奇妙的发现,周耘道出了背后的奥秘,“这要追溯到明成祖大修武当山的13年,那时各地人力物力集结于此,不同地区的工人被编制成营,现在当地还有个地方叫‘老营’。工人们把家乡的音调带到吕家河,汇集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音乐非遗‘吕家河民歌’。”
除了小龙虾还盛产“神曲”
从鄂东北一路向西南途经武汉,最终落脚到富庶的江汉平原,这里除了小龙虾闻名于世,还蕴藏着大量“霸屏”一时的民间“神曲”。源于湖北天门地区的民歌《幸福歌》,经由重新填词创作的同名歌曲,在湖北省歌舞剧院歌唱家蒋桂英的演绎下,成为上世纪50年代家喻户晓的最热金曲。1989年,此作品还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经久不衰的《洪湖水浪打浪》,音调同样取材于该地区民歌。潜江民歌、天门民歌也分别在2008年、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仙桃地区的沔阳皮影戏中,艺人模仿公鸡打鸣后演化出的鸡鸣腔高亢嘹亮,完全颠覆了平原地区的音乐风貌,被称作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牧民在草原上游牧,模仿骏马嘶鸣,产生了蒙古长调。农耕民族的生活则与公鸡紧密相连,人们日出闻鸡而作,日落而息。艺人们先跟公鸡学会‘打鸣’,再逐步加入唱词,渐渐才能吟唱出鸡鸣腔。”
兴山“三音腔”并非跑调
人杰地灵的秭归地区,不仅诞生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屈原,在传统音乐上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兴山“三音腔”。国内音乐学界部分学者将其指认为“荆楚古歌”的遗存。不过,研究价值颇高的兴山民歌却因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唱不准”,给人一种紧张刺激的不和谐质感。
“兴山的特性音调自成体系,有其自己的乐律学规律,这个从编钟的音律以及湖北一些民歌中能得到印证。这些音调交相辉映,不求和谐但求个性,整体又融为一体。”周耘曾在自己采风收集的兴山音调中,体会到楚人独树一帜的音乐美学观念, “有些特质甚至可以说跟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调不谋而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