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心梗救治日” 从“我要 120”理念推广到中国心梗救治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但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构建急性心梗救治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11月20日,在第三个“心梗救治日”当天,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协办,以“有胸痛,早求救,我要 120!”为主题的2016年“1120心梗救治日”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

图为沟通会现场

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曹昱等领导先后致辞,专家团队围绕着“中国急性心梗救治我们在行动”的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同时,辽宁、天津、海南等地方通过视频会议互动、观看救心APP直播的方式与主会场进行了联动。

在本次活动中推出的三大心梗宣传视频成为活动的亮点。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以“急性心梗救治公益宣传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开场的公益宣传短片中,他在视频中呼吁大家重视心梗救治的重要性,记住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他还希望全社会关注急性心梗的危害,共同推动心梗救治水平的提高。

同时,霍勇教授,葛均波院士等心血管病专家还通过《心梗救治需要你、需要我》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心梗救治工作,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急性心梗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做好公众健康教育和预防救治的宣传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心梗急救能力的提升,最终提高心梗救治水平和成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推动我国急性心梗救治体系完善

会上,霍勇教授代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现状,中国胸痛中心未来发展等内容。作为检验胸痛中心成效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患者从进入急诊大门到血管内球囊扩充(D2B)时间,2015年全国范围的胸痛中心平均水平为 94分钟,切实保障了急性心梗患者在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窗内得到有效救治。

霍勇教授指出:总体来看,中国胸痛中心起步晚、发展快。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将加速胸痛中心理念的推广,推动各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继续坚持严格的标准推进认证工作,建立已通过认证单位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持续质量改进。未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胸痛中心建设和培训。

最后,与会嘉宾一致呼吁:在专业层面行动的同时,呼吁公众掌握急救呼叫方法和症状,患者能够在发病及时拨打120,相信专业的120队伍能够将患者有效急救、快速转运到正确医院接受正确的治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