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丨马尾炸弹 炸开胜利之路

云上荆州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战争年代,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印记,在荆州博物馆有一件珍贵的红色文物——马尾炸弹,它是我党自己制造的第一种手榴弹。

铁质马尾手榴弹外径约55毫米,长约93毫米,表面铸有菱形方格纹。造型颇似古代的流星锤,生铁弹体中装有黄色炸药。

local243ec6e2186048e5add07691d1b92ab2

荆州博物馆讲解员舒啸:外表有预制破片槽,采用碰撞击引信,用保险闩保险,无外壳保护。弹底结一条麻棕制马尾,以便手握甩出和导向,投掷方式和西方的投石索相同。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和各军阀都根据手中的手榴弹样品制造了自己的手榴弹,各地军工厂也仿制了一些德、法、意、俄的各式手榴弹,然而无论是造型还是性能,都更像是土炸弹,效果不尽如人意。直到1926年,马尾手榴弹问世。

马尾手榴弹是在德国技师薛培及中国人赖瑞麟主持下,根据日本明治40年三明星火手榴弹制造出了第1枚自己的手榴弹。

根据资料记载,马尾手榴弹在江西红军中甚为流行,通常红军士兵在射击一夹子弹后,便会投掷手榴弹,随即发起冲锋。苏区甚至有工厂专门生产不同流派的马尾手榴弹。在抗日战争中,马尾手榴弹也因为结构简单,材料易得,被游击队广泛制造和使用,后来因为射程短,逐渐被长柄手榴弹所取代。

荆州博物馆讲解员舒啸: 在当时,马尾手榴弹对小范围战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能够制造这种手榴弹使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迈出了武器装备自给自足的第一步。

记者 孙颖 沈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