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对泉州项目的审议结果持谨慎乐观态度


今天(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张磊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申报37处世界文化遗产。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在会上审议。

张磊透露,2018年我国的“古泉州(刺桐)史迹”项目申报世界遗产,经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结果是“发还待议”。会后,国家文物局指导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强遗产保护和管理,加强考古研究和遗产价值阐释和展示,并与国际专业机构建立合作,从技术层面对申报项目进行了重大调整。

此次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主题更加鲜明,价值阐述更加清晰完整,遗产点从原来16处增加到现在的22处,遗产内涵进一步丰富,申报项目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对本次大会的审议结果,他们表示持谨慎乐观态度,相信泉州项目经过不断完善,能够得到国际社会充分和广泛的认可。

张磊表示,为保护好传承好这些全人类宝贵财富,国家不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地能力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出台规范性技术文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了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了故宫、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大足石刻等一批重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同时,充分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与创新,借助多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保护研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理论实践同步发展。

他强调,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管理有助于实现遗产价值的全社会共享。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互通与互信,增进了我国与各国人民的理解与尊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独特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