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6日,在少儿版京剧《赤壁》中饰演小乔的马阳艺(左)和饰演周瑜的刘烁宇在彩排中。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码头——对于中国京剧而言,是一个意义特殊的词。自1790年徽班进京,京剧从庙堂走向大众、走向五湖四海,菊坛出人出戏、聚人聚戏、凝心聚气,都离不开码头。码头是见证京剧发展的不朽舞台,更是精神高地。
200多年来,京剧传承发展跌宕起伏。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老码头,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京剧大码头。
“前所未有的繁荣机遇”
码头孕育新戏、大戏,也凝聚名家、戏迷。
上海,曾是“四大名旦”大红大紫的一方福地,梅兰芳一度定居于此,程砚秋几乎年年抵沪公演,尚小云、荀慧生结伴到此登台,奠定了名旦的声誉基础。
最近,著名京剧净角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带着“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研习班”的青年演员,为上海市民上了一堂京剧花脸艺术公开课。观众提前数小时排队入场,其中既有资深票友,也有对京剧知之不多的“白丁”,更多的是懂行的戏迷带着孩子来“开蒙”。老艺术的新热度可见一斑。
有人认为京剧艺术有所式微,但京津沪汉等地近年陆续呈现出一派复兴新气象,这与百年前的京剧码头勃兴,又有不同。今天的京津沪汉,正在酝酿的是新时代的京剧大码头。
“大码头”对京剧工作者而言,既是职业支点,更是机制保障。“京剧人腰杆要硬起来,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繁荣机遇!” 76岁高龄的尚长荣说。
2012年7月1日,著名京剧演员于魁智(左)结束在奥地利城堡剧院京剧《赤壁》的演出后,与奥地利知名演员格尔特·福斯交流。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近年来,京津沪汉因地制宜,采取系列措施,从政策和资金上全力支持京剧艺术传承发展。各地建立影音资料库,拍摄了《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秦香莲》等一批京剧电影,集中整理保存名家艺术档案;通过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一团一策”改革等,完善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在剧目排演、人才培养上不断开拓创新。
演出季、工作坊、艺委会、培训班等新机制,为京剧界出人出戏提供全方位的机制保障,也让四地“京剧大码头”逐渐活起来、火起来。
天津目前有13家京剧院团,包括2家国家重点京剧院以及11家民营京剧院团。当地坚持每周举办“国粹之夜”“菊坛新星”等青年演员专场演出。“安排青年演员多演出、多实践,才能保证京剧各个行当齐全,后继有人。”天津京剧院副院长张正秋说。
在湖北等地,政府出资鼓励戏曲进校园。就在文代会召开前夕,武汉市长春街小学戏曲班的同学们举行了一堂戏曲成果展示课,表演《天女散花》《智取威虎山》等节目。台上的小演员身法娴熟、神采飞扬,台下的小观众看得饶有兴味。
“从前白头发的观众多,如今黑头发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热情洋溢,我们演得也更带劲。”湖北省京剧院演员万晓慧说。
“京剧艺术是超时代的”
“京剧艺术是超时代的,老一辈艺术家珍视传统,但不守旧,他们是中国舞台上最早的流行文化先驱。”2015年初,电视纪录片《周信芳》在上海首播,周信芳孙女周依霖看着爷爷与梅兰芳先生同台的老照片万分感慨。她说:“爷爷毕生的志向之一在于艺术创新。”
2016年12月1日,梅派第三代男旦传人胡文阁在《大唐贵妃》的排练中。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京剧从萌芽到壮大,所经历的也是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之路。
“梅先生、荀先生他们从不保守,有时一周就能酝酿出一台新戏,这靠的是功力,是艺术风范和创造力的表现。”梅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说。
新时代,京剧创新从未停步。京剧《北平无战事》《王阳明》等拟在未来几年搬上舞台,《浴火黎明》《宋家姐妹》等新作品也受到关注。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等也走出国门,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
梨园行所言的“大码头”,今天已不局限于戏台上、剧场里,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京剧传承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今年夏天,63岁的言派第三代传人言兴朋从美国飞回上海,冒着40摄氏度高温,与尚长荣一道再度披挂上阵,在3D电影摄像机前录制《曹操与杨修》。此时距离这部脍炙人口的新编历史剧首演已有28年。
言兴朋说,京剧艺术本来就强调一种“外在体现”与“内在体验”的巧妙有机结合,3D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结合。
2015年,我国首部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获得国际立体影像协会年度音乐影片奖。外国评委认为,这部电影生动呈现了京剧脸谱下的那个中国古代悲情霸王。
2016年12月1日,梅派第三代男旦传人胡文阁(中)在《大唐贵妃》的排练中。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演员在镜头前,一抬眼皮一皱眉,翘一翘手指,捋一捋髯口,都会被摄影机以近景方式清晰记录下来、甚至放大。过去观众只能看到‘正面戏’,如今通过多个机位的立体呈现,看得更真切,演员也可以将最精彩的身段和唱腔留下来。”上海京剧院资深舞台艺术专家陈金山介绍。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传媒学院的一堂讲座上,西方专家将中国京剧与3D电影的融合创新,定义为“后工业时代的一次视听再造”。
出席文代会的总导演滕俊杰感慨:“老一辈京剧大师讲究‘唱皮黄的人,要走摩登路线’,立体技术如果对推动京剧传播和传承有益,那我们就没辜负这个伟大的剧种。”
坚守国粹的精神内核
盛世梨园,气象万千。
赴京参加文代会前,尚长荣先生收到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一份特殊礼物。那是1961年11月,他与父亲尚小云同台演出《擂鼓战金山》时的后台合影。
“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尚家入行唱戏的人多,家风家训就是‘认真演戏,正直做人’。”尚长荣感慨。
他接着说:“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撑起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我们坚守的是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4年10月25日,著名艺术家张火丁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程派名家张火丁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一个“练”字上。她说,戏曲就靠长期不懈地练,是刻苦练习一直伴随自己走到今天。
以苦练内功、德艺双馨闻名的张火丁,平时深居简出,低调不张扬,有“冷的火丁,热的京剧”之誉。每当她的巡演开票,都有大批戏迷漏夜排队,网上出票场场“秒杀”,演出现场观众喝彩不断。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京剧界的“新生代”正在为梨园谱写新篇。
“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民妇能忍一家怨,不愿人间失好官。”“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我也曾平复了塞北西东。”天津京剧演员王艳、吕洋、凌珂等,引用唱词来表达坚守和传承崇德尚艺核心价值的愿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海内外京剧界在追忆仙逝的梅葆玖先生、马长礼先生时,也不断追根溯源,深思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精神内核。
2010年8月25日,在少儿版京剧《赤壁》中饰演孙尚香的张雅雯在老师的指导下练戏。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梅葆玖先生的台湾大弟子魏海敏说,师父毕生的愿望之一,是让京剧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香港京昆剧团团长张宇说,不断扩大海外演出,让世界上更多观众看到京剧、看懂京剧,才能不负京剧界前辈的教诲。
“父亲治家、治艺、治学非常严格,他的作品和为人,都是为了成风化人,讲到底是‘塑造人心’。”尚长荣说,“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始终紧密关联,我们不能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要永不懈怠,筑就新的文艺高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