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以严厉措辞怒斥举牌野蛮人,引发市场强烈反响。与证监会呼应,保监会也出手了!
“疯狂万能险”被叫停 前海人寿3个月内禁发新产品
12月5日晚间保监会通报,由于前海人寿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且整改不到位,保监会决定停止其开展万能险新业务;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对其他在万能险经营中存在类似问题的公司,保监会正密切关注其整改进展,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举措。
△保监会官网截图
检查组将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
保监会将于近日派出两个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其中,进驻前海人寿的检查组将由发改部牵头,进驻恒大人寿的工作组将由保监会资金部牵头。检查的主要方向是对上述两家保险公司治理规范性、财务真实性、保险产品业务合规性及资金运用合规性开展现场检查。
“万能险”是什么?存在哪些风险?
今年以来,为规范万能险业务发展,保监会出台多项规定,对万能险的规模、经营管理等进行了限制和规范。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
什么是“万能险”?一款保险产品,何以引发如此多的关注?
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上在“消费者教育及在风险提示”栏目中详细解释:“万能险是包含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的人身险产品,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其中保障额度和投资额度的设置主动权在投保人手中,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有业内人士称,一般来说,当前最低保障利率为2.5%左右。
正是其风险与保障并存的性质,万能险作为一种介于分红险与投连险间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其收益情况与保险企业的业绩、投资收益情况紧密挂钩。
然而,万能险毕竟是一款寿险产品,不是理财产品,但许多保险公司却将万能险“扭曲”为理财产品,在市场上追求短期高收益,甚至将其变成实现对上市公司控制的工具,与万能险的本质特性背道而驰。如果保险公司将短期的钱用作长期投资,一旦遇到集中退保或监管层禁止其开展业务等因素造成产品中断,而投资端不能立即变现,则将面临现金流断裂的危险。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A股史上罕见
在近年“资产荒”的背景下,市场利率水平下降,而保险公司负债端呈现快速规模增长,加之成本的缓慢上行趋势,导致万能险等进入资本市场,为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提供了可能。
在11月17日至28日,8个交易日中,格力电器的股价猛涨27.1%,换手率达32%。格力电器11月30日晚间公告称,前海人寿在8个交易日里,持股比例由0.99%直线蹿升至4.13%。按照相关规定,购买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业内称之为“举牌”。
12月3日,前海人寿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增持目的是希望获取投资收益,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目前无参与格力电器日常经营管理的计划。
△前海人寿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12月4日,一份“七大保险系资金在A股投资”的表格引发资本市场和股民的高度关注。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安邦、生命人寿等保险公司就开始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包括地产行业龙头企业在内,低估值蓝筹股成为其主要增持对象。中信证券一项研究显示,保险资金在大地产、大蓝筹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下限(按照市值加权平均结果)已从2011年初的1.4%上升至2016年初的11.5%。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保险资金在A股举牌投资布局了约120家上市公司。保险资金今年大举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在A股历史上也较为罕见。
举牌“乱象”伤害了谁?
就在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屡掀波澜、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时候,从万科到南玻,再到中国建筑和格力电器,险资所到之处引发市场震动。
此前,针对恒大人寿在股市的“快进快出”,保监会明确表态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业内人士认为,个别保险机构过度依赖投资型业务,盲目投资与保险毫不相关的行业,对保险行业及险资运用带来负面影响。
在监管部门提出警示后,12月5日举牌概念股重挫,这些股票近期股价大起大落,恰恰反映出部分险资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专家:险资应做中国股市的“稳定器”
2015年以来,低利率环境持续,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而保费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本居高不下,使保险资金配置承受较大压力,客观上促使其将投资视角转向权益类相关资产。资金追逐经营稳定、成长性强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逐步走强成熟的表现之一。但金融资本强势介入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资本与产业之间的矛盾,引发资金“脱实向虚”。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险资应该做长期投资者的表率和中国股市的“压舱石”或“稳定器”,而不是利用杠杆举牌的“带头大哥”,更不应该拿客户的资金做杠杆,帮助其母公司参与别人公司的控股权争夺。同时,一些企业经营者也担心险资等杠杆资金的投资炒作,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业内人士呼吁,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类似险资举牌这种跨领域、跨行业的新情况还将不断出现,处理不好容易集聚金融风险,监管部门联手合力监管势在必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