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第六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大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发布了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湖北企业入围,分列第146位和214位。
上榜企业最低营收达7.58亿元人民币
12月6日,由中国能源报社、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和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大会暨新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并发布了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
此次榜单评选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以新能源企业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标准,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致力于打造一个权威客观的全球新能源企业排行榜。2016年500强上榜企业最低营业收入达到7.58亿元人民币,上榜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30666亿元人民币。
榜单中,中国企业表现亮眼,共占据193家,比2015年增加25家。中国入选企业数量占据绝对优势,远多于排名第二的美国;不过,前几位仍被美国通用电气、日本松下等企业占据。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常务副主任魏秋利表示,未来10年,亚洲是新能源产业增长的主要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将成为发展重点。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近年来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光伏扶贫战略的双轮驱动,截至2016年11月,湖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420.76万千瓦,同比增长95.31%,是2010年末的18倍。目前,省内外大型新能源企业皆在湖北有项目落地。
湖北两家企业为啥能上榜?
在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上,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湖北企业入围,分列第146位和214位。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家上榜企业,看看为啥能上榜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5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变更为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铅酸蓄电池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初创于1980年 ,1994年实施股份制改造,2000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11年6月2日,该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
该公司生产的先进电池涵盖范围有:铅酸蓄电池,纯铅薄极板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农用车、船舶、叉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工业和各种特殊用途,共计400多个品种与规格。产品销售业务已拓展至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
据该公司2016年3月发布的2015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实现营业总收入537,698.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6%;公司营业利润66,414.7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984.0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5%。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公司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2月26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登记成立。公司是由北京中联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8月组建为新武汉大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凯迪科技开发公司等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2月,经批准增资扩股。1999年9月23日,经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并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交易。
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高科技企业,是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科技部依托建设的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环境工程设计、咨询、营运和电力工程(火力发电厂)设计四种甲级资质,还拥有一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主构建的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公司目前是全国生物质电厂布局最广、项目建设点最多的企业,也是产业链最完整,拥有千万亩林地资源支撑的上市公司。
公司目前主要以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油业务为主,并涵盖能源林基地、大气污染治理、能源工程EPC、城市固废处理等业务。未来,上市公司将以“生物质能”为核心,兼顾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页岩气”及“煤制天然气”,形成五大清洁能源业务板块,致力成为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平台。
截止到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480亿元,实现年产值与销售收入超120亿元,实现年利税超11亿人民币。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引领行业合作新机制
论坛期间,在300余位参会企业代表及各级领导、嘉宾的见证下,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报社和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对外战略合作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
据悉,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报社和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三方拟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创新技术分享、品牌战略传播、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加强战略合作、优势互补、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进行共同努力。三方代表进行签约仪式后,将于近期就合作具体事宜进行磋商。
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对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意义深远,一方面能源院将更加深入的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指导,加强自身战略布局,提高宏观规划能力;另一方面,能源院在研究新能源领域尖端技术的同时,不忘以人为本,重点考虑能够服务于大众,实现低碳生活的新能源技术,为助推湖北省、武汉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是干啥的?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英文:Institute of New Energy,Wuhan 缩写:INEW)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于2016年7月正式成立。按照“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专业化”原则和“市校共建、开放式运作、企业化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为发展使命,致力于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与专利、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优势学科,整合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科技资源,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碳捕捉及存储、节能与减排等领域进行颠覆性技术研发、引进和孵化,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两大核心业务,加速推进新能源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全面提升武汉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拥有研发、孵化、共享、投资四大平台。
研发平台: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下设8大研究中心,分别是新能源电池中心、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中心、生物质能中心、智能电网中心、太阳能中心、风能中心、节能减排中心、能源政策与低碳研究中心,并根据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结合自身研究基础,不断拓展新的研发中心。
孵化平台: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正在着手建设“智慧能源双创综合体”。该综合体是在智慧能源产业和创业服务业形态下产生的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三种孵化模式于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众创空间。不仅可满足学生团队以低成本的优惠条件开启创业之路,也可为有一定技术实力的研发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技术与服务支撑,减轻创业阻力,开启加速孵化模式。
共享平台:武汉新能源研究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4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入驻企业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通过“开放、共享、协作”的新理念,为研究中心和项目公司提供共性技术的科研服务,降低研发成本。
投资平台: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正与政府投资平台共同发起规模为1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创业团队。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以马蹄莲为设计理念,寓意“武汉能源之花”,象征着希望、卓越和繁荣。大楼于2014年10月建成,总耗资人民币5.31亿元,总建筑面积68480平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并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高级——三星设计标识和三星运营标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建筑新标杆。
新闻多看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
“风光”发电被弃?欧美经验可鉴
“目前,我国电力能源建设仍不能满足我国未来的电力需求,加快建设西部风、光电力能源大基地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2月6日,在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发布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说。
潘垣表示,2013年我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2.47亿千瓦,预计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将接近20亿千瓦,到2050年将超过33亿千瓦。一方面电力需求激增,一方面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短缺,进口通道形势不明朗。此外,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严重恶化了我国生态环境,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达70万公顷,每年因开采煤炭破坏地下水约22亿立方米。因此,长期依赖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已刻不容缓。
“我国西部沙化的不毛之地,唯一的资源就是太阳能和风能,有效利用方为长远之计。”潘垣说,我国陆上风能潜力保守估计在22亿千瓦以上,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太阳总辐射比同纬度低海拔地区高出50%至100%,为我国在西部建设风、光电力能源大基地,提供了巨大资源保障。
然而,国家能源局一组数据表明,2016年上半年,全国弃风、弃光电量达到371亿千瓦时,已超过2015年全年全社会新增用电量。
“风、光电能上网不稳定问题,是导致弃风、弃光现象的主要原因,解决方案是打造柔性直流电网。”潘垣表示,相比传统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可根据实际电能输送需求自动调节输电线路参数,确保波动的风、光电能稳定上网。
潘垣介绍,欧洲的超级电网,美国电网2030计划,都是基于柔性直流电网。目前,我国的浙江舟山市、广东南澳县的“准”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已启动,当地风电、光电能上网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湖北可借鉴这些地方的经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