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越来越具“国际范”的中医药亦需加快步伐、去粗取精。而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富贵病”日渐增多,中医药是否会成为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呢?
“望”——观气色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我国内地中医类医院机构亦是遍地开花。但是,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仍然是中医机构乃至全国整体医疗状况“营养不良”的表现。
“闻”——听声息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中医药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根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
“问”——询症状
中西医结合深化医改,中医药本应大有作为,但许多中医药从业人员却感觉“有劲没处使”,业务收入远低于平均值,重大疫情来临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研究生平均月薪最低前十五的专业中,中医学类便独占10位,为中医的发展又蒙上一层阴影。
“切”——摸脉象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兼容并蓄、创新开放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一直在守护着我们。
现如今,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近三分之一,中药大健康的产业突破1万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近年已出台一系列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更是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
中医药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中医药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