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湖北省质监局昨日(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底,湖北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标准27项、国家标准1246项、行业标准4804项、地方标准1021项、备案企业标准19044项。
《白皮书》指出,目前,湖北标准已对省24大门类、62个行业实现全覆盖。对比“十一五”末,农业标准数量增长近5倍,工业标准数量增长约4倍,服务业标准从1项增加至28项,培育和发展空间信息、汽车、新能源等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标准联盟4个,发展会员单位122家,发布联盟标准11项,标准体系结构逐步完善,有力支撑了全省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并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新兴领域延伸。
从行业分布来看,湖北省在船舶、城建、电力、化工、农业、汽车、交通、水利、邮电9个领域,主导或参与了全行业5%以上的行业标准;从地理分布来看,武汉领跑全省,包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项第一,宜昌、襄阳、荆门、恩施和十堰等市州排名靠前。
《白皮书》同时也指出,湖北省标准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四方面不足:一是数量占比、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不相适应;二是工作机制不活、社会化程度不高、标准供给不足,与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的形势不相适应;三是标准化意识不强、科教资源整合乏力、企业主动性不强、部门协作“化学反应”不够,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不足,缺少主动意识、人才队伍和常态化渠道,与湖北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不相适应。
湖北省质监局局长王兴於表示,新常态下,标准化已成为完善湖北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助推器、市场经济运行的耦合器和政府转变职能的容纳器。在深化改革、提升供给侧质量、实现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攻坚期,全省质监系统应紧抓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在推动湖北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助推湖北建设质量强省。
一件普通的羽绒服就有80多个标准
——湖北标准怎样迎风赶上
标准是什么?标准有什么用?标准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让一件普通的羽绒服来作答——标签、料子、印染、质地、工艺、尺寸等都有相应的标准,数量超过80个。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身高、胸围、腰围等数字,直接按尺码标准进行选择。
这就是标准,犹如空气一般,看不见,触不到,却不可或缺。
标准,经济全球化的制高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竞争将最终归结为标准之争。美国标准协会总裁巴蒂亚曾提到:标准影响了全球贸易的80%,标准每年影响美国贸易额达2300亿美元,影响全球贸易额达8万亿美元。
以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为例,每卖出一台IPhone手机,苹果公司就以其独有的技术标准和品牌,独占总利润的58.5%,而手机代工厂仅有1.8%。
近年来,“得标准者得天下”的理念,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广泛共识,标准受到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成为竞相争夺的制高点。
迎风而上,湖北亮点频现——
在中铁大桥局,TB10752-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引领高速铁路基础、墩台、预应力构件、拼装梁等部件要求,提升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涵工程的整体质量,“建桥国家队”当之无愧。
在金牛管业,从2004年起先后通过建立和引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西班牙AERO质量体系、法国ACE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等国际先进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实现“无缝对接”,做到每一根管材都能追溯到原料批次、生产线、班次和操作工人。
在十堰市民服务中心,以标准化服务为引领,集中受理、办理同企业、市民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确认事项290项、服务事项243项,年均办件量10万件,按期办结率100%,市民平均满意度达93%以上,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省质监局表示,近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地方标准体系日益完善,话语权优势逐步彰显,市场标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逐渐凸显,标准技术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标准化引领示范效应明显。
湖北标准亟待厚积薄发
“放眼全国,我省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标准供给不足、整体水平偏低、引领作用不明显、实施监督不力、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畅、经费投入不够等问题;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与中部省份相比,部分指标处于领先水平,但整体优势不明显。”省质监局局长王兴於忧心忡忡。
确实,湖北省现行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均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政府对标准化工作包揽过多,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激发,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阻碍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无法达到“形成最佳秩序、产生最佳效益”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省确立了“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基本发展方针,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努力在质量发展水平上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政策护航。6月底,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本建成适应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
问题导向。从健全体系、围绕中心、创新机制、扩大开放、强化监督等五个方面,不断提升湖北标准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转变。
王兴於表示,全省质监系统将以“湖北标准”把握“湖北机遇”,有效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用先进标准注入发展新动力;以“湖北标准”放大“湖北优势”,把科教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以“湖北标准”打造“湖北品质”,提高标准化工作整体效能,支撑湖北在质量发展水平上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