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截至7月17日,荆州市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市第一阶段大起底全面排查的1590个问题,已整改1584个,整改完成率99.62%……教育部门追责问责209人,制定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制度文件26个。目前已整改完成的问题全部实行销号管理……
今年以来,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和市纪委监委工作要求,荆州市教育局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聚焦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靶向发力,以小切口带来大变化,全力服务保障广大学生利益。
建章立制促进食堂管理更加规范。荆州市现有中小学561所,采用食堂供餐的学校547所,经营模式为自营或者自营+劳务外包,开展专项整治尤为重要。荆州市教育局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立足小切口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如制定规范化环节流程图,围绕大宗物质价格“三评”(综合选取物价部门定价、市场价、批发价平均值定价)、集中采购质量保证“三关”(需求关、验收关、报告关)、学生意见征集“三步”(记录、研究、反馈)等方面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三规范”(规范招投标程序、规范财务管理、规范厨务外包),切实做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全面提高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市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查摆的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制定完善制度48项,督促指导辖区内学校制定完善制度53项。建立《食堂食材采购流程》《食堂食材质量评价流程》《食堂学生餐管理流程》等3项食堂管理流程图,督促指导辖区学校制定完善制度4项。
标本兼治促进食堂管理更加安全规范。全力打造校园“舒心餐”,落实“陪餐制度”,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实地查看学校食材来源是否正规、食物营养是否健康、供餐价格是否低廉。全覆盖组织学校食品安全副校长及食堂厨师长2493人开展培训,参训的食堂管理和工作人员表示收获很多,清楚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后工作将食品安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保障师生食品安全。在校园外面向社会开放式举办学校营养配餐大赛,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我市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
领办实事促进学生对食堂供餐服务更加满意。“学生的餐盘,直接连着民心。”“想吃的菜能吃到,我想吃萝卜丝炒炸胡椒,提了两个建议,学校都采纳了!”江陵中学的一名同学很高兴地对来到食堂陪餐的市教育局局长裴毅说。通过到部分学校与师生和学生家长走访交流,学校和食堂管理人员普遍感到这次专项整治比过去要求更严、动真格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向食堂提出的调整菜品的意见被采纳,学校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品种和口味更适合自己,感到很高兴;家长对食堂开放日供餐情况感到很满意,认为如果平常是这样就更放心了。
松滋二中以往学生就餐率不高,学校按照整治要求,迅速开展问卷调查,针对查找出的“菜品不丰富”和“口味不好”两个问题症结,开展师生“我喜爱的菜品”征集活动,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酒店厨师担任食堂主厨,通过整治后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在今年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满意度测评中,全市师生家长满意度达到99.6%,真正做到了“群众所盼”向“群众所赞”的转变。
这只是荆州市教育系统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各地借专项整治东门,不断改善食堂的软硬条件,让师生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出家一样的温暖,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常看万家灯火,常念百姓忧乐。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办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重中之重,以小切口持续深入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