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荆州供电公司仙桃杨林尾(东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

江汉风报道:3月30日晚7时13分,随着主变压器冲击试验的顺利完成,鄂中平原再次升起一颗“绿电明珠”——融合多项国内领先技术的国网荆州供电公司仙桃杨林尾(东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它不仅为仙桃“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注入强劲动能,更以创新实践书写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荆楚样本。

该工程总投资5700余万元,承载着破解区域发展瓶颈的重要使命。数据显示,杨林尾镇2022年最高负荷已达23.07兆瓦,超出原35千伏变电站(容量为20MVA)承载极限。随着维康无纺布企业、武松高速项目部等多个工农业用户落户,未来五年区域用电负荷将以年均9.27%的速度跃升。新站投运后,供电能力提升至原系统的2.5倍,相当于为辖区经济腾飞安装了一台“超级引擎”。

“党建+基建”聚合力,部门协作强管理

工程开工前,国网荆州供电公司组建仙桃杨林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业主项目经理任支部书记,把参建各方党员纳入支部内,切实把支部建在工地上,以“党建+基建”融合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激励党员在一线建功。

荆州供电公司多个专业部门密切协作,精益管理建设部不定期组织项目部、调度、物资及属地公司等参建单位参加工程“夜会”,提前分析可能发生的堵点问题,明确协调责任人及反馈时间,保障作业计划有序实施。

项目管理中心实行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一体化运作,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确保实现计划、现场、人员、队伍等“四个管住”要求。

攻坚克难抢工期,科技赋能创样本

荆州供电公司充分考虑生态环保的要求,积极配合当地“生态廊道”建设,有效避开生态红线,将瑞丰-杨林尾110千伏线路1#-7#杆塔迁移改道。

“方案调整让工期陡增3个月压力,我们必须把每一天都当作决战日!”线路施工项目负责人芦张杰说。

该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攻坚,攻克道路跨越、地形复杂等技术难题,倒排工期连续奋战,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与高效履约的“双优答卷”。

该工程多处应用国内领先科技创新场景。110千伏变压器采用非晶合金铁芯的节能设备,每年可减少电能损耗5%。

二次设备室首次采用智能标签系统,技术人员扫描光缆二维码即可获取光缆走向、虚回路信息的数字档案,实现了设计、安装、调试工作的无缝连接。

装配式建筑物采用全栓接装配式钢结构,让变电站实现现场“零焊接”。70吨钢结构构件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工期缩短了45天,建筑垃圾减少了80%。

站内采用的复合墙板技术,集保温、防火、装饰于一体的结构墙体,使用寿命可达50年。墙板一体化,施工现场“0叠装、0涂刷”,工期压缩40%。

据荆州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李凌介绍,这座变电站的诞生,不仅诠释了“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服务理念,更展现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科技力量与人文温度,将为产城融合、高速发展的新杨林尾注入强大的绿电赋能。

(通讯员:陈林、周志勇/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