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 (记者 唐云杰) 在e线民生公众诉求平台上,网友们对于学校布局和规划问题诉求量大,关注度高。两会上,政协委员们也提出了很多关于优化教育环境的提案。两会期间,荆州新闻网《两会话民生》栏目邀请到荆州市政协委员、荆州市教育体育局副调研员王克军,为我们详细介绍荆州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展望荆州市教育环境全新格局。
访谈中,王克军委员介绍,早在2010年,市教育部门就提出了重新调整荆州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的构想。目前,荆州市的城区教育环境正面临两方面的挑战。首先,荆州正值古城内人口外迁,中心城区向东、向北发展,同时,城区居住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新增人口将对城市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此外,荆州的教育环境也面临自身的现实问题,中心城区内较多学校空间布局不合理,学校规模过少,办学条件差距大。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择校、大班额,个别学校条件差导致生源不足。这正是迫切需要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和规划建设首要解决的资源配置上问题。
在学校布局规划上,教育部门考虑到三个方面的衔接关系,一是学校布局的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二是与古城疏散规划(2012-2020)、镇域规划相衔接,三是与学校建设标准和城市发展规律(大社区形成等)相衔接。具体内容已委托市规划设计院,历时两年多时间,在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市区学校布局规划,即将提交市规委会讨论。
王克军说,依据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古城片区主要采取外迁、整合的方式,老城区主要采取撤并整合、改造升级方式,新建城区采取按人口趋势加强配套和合理布局。以荆州中学、沙市中学、荆州体校、沙市实小等迁建为龙头,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重点对古城片区、沙市老城区学校进行调整,使学校规模和设施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在访谈接近尾声的时候,王委员对荆州今后的教育环境以及学生入学情况做出了憧憬与期许。他希望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与监管下,家长能够不再为教育资源而发愁,家门口就能上名校,每一所学校都是达到省级水平,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好学校,荆州市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够越来越好。
【小链接】荆州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今年,有4所学校启动新建:中心城区东片金源世纪城单元启动建设开发区实验中学(九年制),北片东岳单元启动新建一所九年制学校+海子湖生态区学校,西片华中农高区核心区新建一所九年制学校。同时,将荆北小学与楚都中学合并,易地重建,以扩大办学规模。
中期目标:到2020年,将普通中小学调整为134所(增加6所)。其中,完全小学69所,九年制学校20所,独立初中24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高中8所,十二年制3所,中职8所。
达到规模(学位)总数近14万人。其中,小学6.15万人,初中3.05万人,高中2.6万人,中职2.2万人。具体情况:
完全小学:还要规划新建6所(沙大单元小学、荆棉单元小学、杨泗单元小学、临港新城小学、农高区小学、玉桥单元小学),迁建1所(荆州区拍马小学),扩建4所(张居正小学、东区联校、御河小学、新沙路小学)。
九年制学校:规划新建5所(郢东片区学校、东岳单元学校、华中农高区核心区学校、开发区实验中学、张沟单元学校),迁建1所(楚都中学),改造扩建4所(四机中学、荆棉学校、草市中学、文星学校)。
独立初中:规划新建2所(太晖单元学校、开发区恒隆单元学校),改造扩建4所(沙市六中、太岳中学、沙市四中、太湖中学)。独立高中:规划迁建4所(荆州中学、沙市中学、江陵中学、滩桥高中迁入荆州开发区为开发区高中),改造1所(西门中学并入北门中学)。
远期目标:到2030年,依据学位需求和人口预测,将市区普通中小学远期规划为171所,其中完全小学9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4所,独立初中31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高中8所,十二年一贯制3所,中职8所。达到规模(学位)约24万人。其中小学12万人,初中6万人,高中3.5万人,中职2.5万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