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荆州古城鲜为人知的一座文物古迹

古都荆州钩沉:孔子纪念“高地”——荆州文庙

黄鉴/文 李新建 张良波 / 图

文庙是纪念孔老夫子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历史流行建筑,据说在全国尚有两千多座遗存,甚至海外的美国、日本、韩国、印尼等国也有布局,是世界少有的非宗教文化现象。荆州市中心城区的文庙曾有“府文庙”、“县文庙”、“沙市文庙”等之分,遗憾其中的“府文庙”、“沙市文庙”未留下只砖片瓦。

荆州文庙大成殿旧貌

(此照片由荆州市实验中学吴祺老师提供)

由于荆州市区原有行政区划分离,地名体系相对独立,至今在荆州区和沙市区依然保留了两条一模一样路名的“文庙巷”。一座城市两条文庙巷,这无不反映了孔子文化在荆州传播深远。现称“荆州文庙”的“县文庙”就位于近邻荆州区文庙巷的荆州市实验中学院内。今天让我们走进“县文庙”,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触浓郁的文化气息。

荆州区文庙巷和 沙市区文庙巷至今并存

“县文庙”原名江陵文庙,始建于清朝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有趣的是韩国江陵市也有座江陵文庙,木质构件,大气磅礴,并有大成殿等中国传统纪念建筑布局,不知与中国江陵文庙有何渊源?

清朝嘉庆年间荆州文庙全图

此图片由荆州市实验中学吴祺老师提供

荆州文庙曾拥有崇圣祠、尊经阁、明伦堂、奎文阁等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可如今仅存大成殿和棂星门石牌坊。在科举时代,祭孔子、办乡试、迎状元等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位于棂星门和大成门之间,曾有砚池(即内泮),上面架有三座石拱桥,中间一桥上雕龙画凤,夺人眼球,只有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孔的才子,才能踏龙凤而过,这就是当地俗称“三桥不流水”的地方。

荆州文庙大成殿现貌侧景

大成殿戗脊上的“龙头”等摆件

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其殿宇恢宏、雄伟,单檐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斗拱交错。正脊上有二龙戏珠等浮雕形态,以及两端的卷龙造型;戗脊上安放了龙头、鱼尾等物件,古代传言中有镇妖驱邪的功能。大成殿灰顶红墙、金字招牌十分醒目、显眼。透过殿体的气派和堂皇,人们不难想象其所经历的辉煌和鼎盛。

 

大成殿近景

 

大成殿斗拱造型

“大成殿“金字招牌

 

大成殿正脊中段的“二龙戏珠”等雕饰

 

大成殿正脊端头的卷龙造型

透过棂星门远望大成殿全貌

三门四柱造型的棂星门石牌坊是进入文庙的起点,至今保存完好。镌刻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棂星门”三字,仍不失当年的劲道;“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六月吉日建”的题记,将历史定格在百多年前的皇朝学宫;坊身雕饰丰富:有丹凤朝阳,有云龙、瑞兽、花草、人物,有鲤鱼跳龙门等经典造型;其雕工细致、栩栩如生,展现出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的精美风采,和传统文化艺术的精气真髓。

                                                                                     棂星门全貌

棂星门书体及题记

棂星门石牌坊上的浮雕图腾

在伦敦上演的中英联合拍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由中央电视台参与的摄制组就曾在荆州文庙大成殿和棂星门前取景拍摄,将其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进行生动展示,使其厚重的人文底蕴得到了完美诠释。

央视摄制组在棂星门处拍摄市实中学子集体诵读《论语》

(此照片由荆州市实验中学吴祺老师提供)

荆州文庙曾有两座石牌坊,镌刻“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大字,系民国鄂西著名书法家孟学通手笔。它像讲述着孔子一生的传奇经历,又像陈述着孔子的思想境界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另荆州古城墙南段的土城垣上有著名的文化遗迹——三管笔,为明代荆州府文庙前的三座笔状构筑物。相传其有两个来历:一是象征荆州籍明代文坛“公安派”领袖——著名的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以彰显他们的功绩。二是喻意荆州旺盛的文气直冲青天、楚地英才倍出。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三管笔

(此老照片由市住建委张俊老师提供)

曾经的三管笔呈东西一线排列,均高约6米。八角形石座,青砖叠砌的笔体自底座由粗变细,形成笔峰锐顶,直指蓝天,非常有气势。正谓“三支倒笔写冲天,雁作字行云作笺”。

“三管笔”遗迹现状

如今三管笔保留着复原的希望,大成殿勾起人们对孔圣人的深深眷念,棂星门将世人带到那科举时代的场景。荆州文庙,一处在我市教育、历史、文化、建筑等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的标志性景观,弥足珍贵,期待重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