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没到,年味儿已浓浓地弥漫开来。天南海北的中国人,正忙着采办年货、准备礼物,筹备回家过年,享受喜乐与团圆。
春节对于不少人来说,最大意义就是团聚。忙活了一年,一家人坐在一起热闹热闹。年轻人回家看看老人,亲戚之间相互串门走动走动,许久不见的儿时朋友趁这个机会好好聚一聚。
虽然会偶尔被长辈催婚、被亲戚“盘问”、被朋友调侃,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幸福的烦恼。再过几天,春节假期即将开启,归心似箭的你,准备好了吗?
“单身汪”的春节期待带上另一半
“快过年了,特别想家,但又怕被长辈催婚。谁来救救我,租个男朋友给我?”前些天,网友“兔斯基”在微信朋友圈无奈地写道,她告诉记者,单位24日放假,和往年一样,今年她又是一个人回家。她已经买了回家的车票,但为了应对老家的“催婚大军”,她得做好功课。“兔斯基”叫王巧巧,今年33岁,在汉口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之前经历过两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一晃眼就过了30岁,30岁还没结婚,这在老家可是“大忌”,“从二十六七岁开始,每年春节回家,都要接受轮番‘盘问’,谁见面都要问上一句,找对象了没?别要求太高,差不多就行了。”
其实对于找对象,王巧巧自己也挺着急,但感情的事也不是说来就能来。除了被催婚,王巧巧回老家还被安排了相亲。“老爸老妈嫁女之心太迫切,总是掐着我的放假时间,帮我安排了几个相亲,有时候甚至一天有两场……他们也真是操碎了心。”尽管每年回家都被催婚,但王巧巧对记者说:“习惯就好了吧,我现在也习惯被问了,过年嘛,这都是小插曲,能跟父母和亲戚朋友在一起聚聚,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明年回去过年的时候,能带着另一半。”
老同学相遇查完“户口”再叙旧
“在家乡小城,收入从来都不是隐私,过年回家,问你收入多少,就跟问你吃饭了没一样,几乎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刘栋去年从上海回到武汉,在光谷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他告诉记者,不管是原单位还是现单位,对员工薪酬都实施保密制度,“除非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都不会互相打探对方的收入。”
刘栋很崇尚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注重隐私,过年回家,免不了要遇上儿时的伙伴,被“查户口”也免不了。刘栋自小在爸妈单位的筒子楼长大,他说,在以前,一个楼的同事,每个人收入多少,一家人收入多少,几乎都是公开的。“隔壁邻居、远房亲戚、同学朋友,见面都要问,现在在哪个单位工作,一个月赚多少钱?问得细一点的,还要问你年终奖发了多少。每次被人问起,我都会说个大概的数字,一来给了老同学面子,同时也不会让自己感觉难堪。”刘栋说,其实老同学相遇,主要还是叙叙旧,聊聊当年的事情,他们“查户口”,更多的还是关心和好奇。遇到这样的同学,其实也不必太过在意,毕竟老同学之间,感情摆在第一位。
面对“攀比”保持平常心就好
春节免不了各式各样的聚会——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还有街坊邻居,或者表姐妹堂兄弟。不少人都感觉到,除了联络感情之外,各种聚会上,总免不了暗暗的“攀比”。面对这些,今年30多岁的王丹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高中群里又在召集聚会,之前还有点纠结要不要参加。”王丹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也挺想和老同学们叙叙旧,但是一想到聚会上充斥着炫耀、攀比,自己又有些犹豫。王丹说,房子、车子、薪水、职务职称、儿女,都成为聚会上大家攀比的内容。“女同学比儿女和老公,男同学比收入和职位。总有同学会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今年去欧洲玩了一趟,又买了一套房子,晋升了压力很大……混得好的同学意气风发,混得不好的同学难免会失落。”
王丹说:“其实后来又想了想,这些都很正常,混得好的或者混得不好的,能坐在一起,大家还是冲着这份情谊来的,面对攀比之举,保持平常心就好。”
不拎烟酒发微信拜年悄然变形式
过了农历小年,拎着礼品走亲串友的拜年模式就开启了。“今年拜年就不要麻烦了。”前两天,洪山区东亭的余芳接到小姑电话,大意是空着手来玩就行,不用拎一大堆礼品拜年,既累又麻烦。
拜年,在中国人的习俗里,意在新年拜家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余芳是个遵从传统的人,每年都开车回蔡甸给四个姑姑伯伯拜年。因为大家住得近,心细的她每年都准备四份一样的礼品。
今年,小姑的提醒让余芳感觉很新奇,空手上门,哪还有个拜年的样子呢?对此,16岁的儿子开玩笑说:“发微信红包吧,就不用跑那么远了。”儿子的提醒让余芳开了窍,“儿子说得有道理,现在许多老人小孩都在玩微信,我们自己建个群,把亲戚们都拉进来,然后在里面发发红包,热闹热闹,这样感觉也挺好。”
过年回谁的老家有商有量才和谐
对于一些从乡镇来到大城市里打拼的男男女女来说,过年回谁的老家,是每年都会碰到的事,特别是对于“凤凰男”来说,成功地定居在大城市、顺利地迎娶了孔雀女,每年春节,回老家都是个问题。
媒体人张先生,从房县来汉工作数年,去年刚结婚。同事笑他:“工作上风风火火,遇到媳妇就‘打盹’。”据称,此话的出处在于媳妇不愿意跟着回乡过年。“武汉媳妇精明又厉害,生活中蛮省心。”张先生说,“每到过年,在哪里过年,我们都得好好商量一番,因为这事不商量好,会影响过年的心情。”
张先生的妻子也是媒体人,她说:“我是家里的独女,大过年的总不忍心让我爸爸妈妈孤单单地守着电视过。不过总不去婆家也说不过去,所以我们基本都是隔一年轮一次。比如今年在我娘家过年,明年就去婆家过年。过年就是团圆,有商有量才能和谐,毕竟家和万事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