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高区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高新产业发展提速

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江大学实验实训中心)

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江大学实验实训中心),由华中农高区与长江大学合作共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力争通过3至5年建成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创业投资+企业孵化”的创新孵化模式和创业孵化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华中农业博览园

华中农业博览园采取“分区投资、合作经营”模式,将国家级淡水产品交易市场和荆州卓尔城地块整体打造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农业博览园。该项目将立足农业整体产业高度,将产业、企业与产品有效结合,为荆州农业全方位、全领域、全产业链提供融合发展平台。

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交易中心

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交易中心(2012年由农业部授牌)总占地面积1718.25亩,建设成为集淡水产品交易、产品展示、渔业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国家级淡水产品大市场,推动全省淡水渔业率先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引领全国现代渔业发展。

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湖北省唯一的水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该项目依托湖北众擎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享科技平台和荆州市丰富的水产资源优势,以推进农场水产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快速高效发展为目标,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水产产业园。

长江大学农业科技产业园

长江大学农业科技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具有湖北乃至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产学研合作转化平台及展示平台,建设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园区分为综合服务区、高新农业科技展示区、林果蔬科研示范区、大田农作物科研示范区和水产科研示范区等五大区域。

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拟分为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创新中心主要包括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产学研基地等;示范基地主要包括创意农业拓展体验区、新技术新模式展示区等。

树木园(森林博物馆)

树木园(森林博物馆)以荆州境内富有乡土特色的树木,以及全省范围内在荆州引种栽培成功并获得推广的树木为主要内容,通过造园栽培,展示树木及其群落的经济功能,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储碳释氧和景观美化等多种生态功能。

食品产业加工产业园

食品产业加工产业园总面积2301.9亩,设置企业总部基地、会展交流中心、研发创新中心、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加工、果蔬加工及企业定制等8个功能园区,重点发展粮食、油菜籽、畜禽产品、淡水产品、果蔬菌类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生物产业园

生物产业园总面积1087.5亩,重点发展生物种业、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项目,深入开展高端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建成集科技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生产开发、仓储物流、信息服务、检验检测、展示展览等为一体的现代生物产业聚集区。

智能农机产业园

智能农机产业园位于华中农高区城南高新园临港工业新城片区,规划总面积3300亩,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智能农业装备制造中心,依托城南高新园现有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优势,转型发展农业高端装备制造业。

数字包装产业园

数字包装产业园由湖北拍马纸业集团打造,集团与上海绿新、浙江美欣达、广州迪森3家上市公司和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形成造纸、林浆、印刷包装、烟用包装材料、热电联供等6大支柱产业,打造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造纸包装基地。

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通过提供完善的软、硬件优良环境,支持具有高新技术特色的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生长点,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现已有兰科生物、云华农汇网、荆州味道等企业入驻。

荆州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华中农高区)是2016年7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由原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和荆州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区更名而成。

园区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于2013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4年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2015年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湖北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

规划到2020年,社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350亿元。

去年,华中农高区实现社会总产值274.4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60.07亿元,同比增长2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53.03亿元,增长5.12%,第三产业增加值5.07亿元,增长26.7%。该区经济规模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近年来,华中农高区积极创建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通过“以升促建”,农业特色产业亮点突出,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园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为荆州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我市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落户华中农高区的荆楚种业是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方阵之一,荃银高科拥有自主权杂交水稻新品种10余个,他们是该区粮油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产业化示范推广和精深加工链条上的代表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区依托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等农产品产地优势,不断聚焦“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系)选育—繁育体系建设—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优质新品种(系)产业化示范推广—食品精深加工”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链,粮油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产业化示范推广和精深加工链条加快纵深发展。

作为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的“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荆州拥有丰富的水生物种资源和35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华中农高区着力做好“淡水产品文章”奠定了基础。这里不仅有从事中华鲟等濒危鱼类人工保种、苗种培育、增殖放流等科研的农业部中华鲟保育与增殖放流中心,有致力于循环种养殖示范的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农科院国家级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集淡水产品交易、商务办公、产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国家级淡水产品大市场,华中农高区淡水产品育种、循环种养殖示范和交易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华中农高区的城南高新园,聚集有4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200多家外协企业,形成了整机与零部件生产良性互动的机械产业链,以及集整机与零部件研发、营销和生产于一体的成熟产业集群。依托这一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优势,该园区转型发展农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华中农高区还依托荆州农业、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资源,实现了农业特色文化休闲旅游业孕育突破。该区主打高端农业文化休闲旅游,积极推进高端农业观光休闲、历史人文、乡村体验、农业科教等4大旅游品牌,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形成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

此外,华中农高区持续推动包装业、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与农业和科技的结合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其中,包装业积极推广以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非木纤维造纸原料生产为核心,将稻草浆、秸秆浆、芦苇浆、甘蔗浆等草本纤维原料作为主要造纸原料,牛、马、羊等食草动物的粪便作为辅助造纸材料,重点研发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全面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农业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之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提供了强力支撑。截至目前,华中农高区获国际国内各种技术产品和管理认证46项,专利授权量2000余件,科研成果丰硕,科技成果转化率逾10%。

聘请袁隆平、张启发、曹文宣等院士为发展顾问;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校地合作;引进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农科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轻工大学、山东潍坊科技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设分院或试验示范基地;依托长江大学实验实训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创业投资+企业孵化”的创新孵化模式和创业孵化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加速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不断健全创业孵化体系,华中农高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正成为特色农业创新创业的沃土。

发展蓝图

建设中国绿谷

创造江河水网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

发展思路——

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统揽,建设以农业研发、技术推广、产品创新为一体的“中国绿谷”,为江河水网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发展目标——

力争建设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的国家高新区,创造中国长江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重点任务——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针对江河水网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和长远问题,以华中农高区产业需求为导向,集聚创新要素,建设特色科技创新园区载体。

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立足江河水网地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构建以淡水养殖、粮食产业、农业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农业现代服务业为培育的“3+1”产业体系。

建设宜居宜业现代新城优化农高区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与农村产业融合配套,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实现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加快产城融合。

构筑协同发展开放网络广泛开展国内外深度合作交流,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水平高、范围大、层次深、辐射广的开放发展新局面。

营造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政策体系与措施细则,激发园区内各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