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被家暴?关于“跪搓板儿”这件“小事”

“跪搓板儿”是一句针对男同胞们的玩笑话,惹怒另一半后这些“小体罚”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甚至有人会嘲笑“你一个大老爷们,人高马大的,怎么会被老婆打?”这样的态度让人不禁担忧,当“跪搓板儿”升级到家庭暴力的程度,男人也会像女生一样受到保护吗?

是的,男性照样会被家暴

说起家庭暴力,人们总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男性对柔弱的女性施暴,造成女性身体、心理、经济方面的伤害。但事实上,实施暴力的并不一定是男方,男性也可能成为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

来自四川省妇联的数据显示,2015年,四川全省妇联系统接到的家庭暴力信访量为1845件,其中约有2%的家暴受害者为男性,然而真实遭受家暴的男性远超于这个数字。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等人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男性自认为遭受家暴的比例(66.1%)比女性(64.2%)尤甚,尤其是心理暴力方面。

英国警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男性遭受家暴的案例共84,799起,女性304,522起。德国没有具体的全国统计数字,但在同一年,柏林14,300起家暴案例中有23.8%的施暴者为女性。美国疾控中心(CDC)2010年发布的“The National Intimate Partner and Sexual Violence Survey”显示,美国有28.5%的男性(35.6%的女性)曾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过强奸、肢体暴力或者跟踪。这些数字,是否远超出你的想象?

美国的亲密关系暴力受害者中,大部分的男性(92.1%)遭受的是肢体暴力。具体来讲,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男人被另一半抽过耳光或推挤过,更值得关注的是,13.8% 的男性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过严重的肢体暴力。除了身体伤害,将近一半(48.8%)的美国男性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过精神攻击,和女性受害者(48.4%)的比例不相上下。面对家庭暴力,男性是选择沉默还是反抗?

一张“保护令”引发微博大战

2016年12月4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北京的郭先生不堪忍受妻子赵女士的殴打,向北京市门头沟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请求禁止赵女士殴打、辱骂和骚扰自己。法院作出裁定禁止赵女士对郭先生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赵女士骚扰郭先生,有效期为六个月。如赵女士违反上述禁令,法院将视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北京市首张“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诞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虽然微博评论常带有娱乐性,但通过筛选整理该微博下的1744条评论与点赞,“不理解”“嘲笑”仍是大部分网友的表现。

同样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为什么“该打”、“被打很正常”、“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成为公众看待男性受害者的主流舆论?与对待女性受害者的态度大相径庭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力量、情感内敛、供养并保护家庭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男性的定义,这很难与被伤害、软弱、求助的家暴受害者形象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许多微博评论者潜意识里并没有严肃对待男性受害者,而女性更符合他们定义的家暴受害者形象。当女性被家庭暴力所伤,评论更容易展现出“正义”、“维护”、“同情”等正常、积极的状态;而应该做到“有泪不轻弹”的男儿被打,“懦弱”、“可笑”等不公平的态度就会接踵而来。“对于女性来说,被定性为家暴受害者并非易事,对男性来说则更是困难重重,”瑞士一所抵制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的创办人Oliver Hunziker表示,一份警察证明通常十分必要。“身体遭受暴力的痕迹显而易见,你可以去看医生,通过照片进行证明……但是如果你受到的是精神伤害,那样证明起来就很难。”由此可见,面对暴力,女性可能是弱者;而家暴舆论中,男性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如此憋屈,到底为什么

除了社会舆论对男性受害者认可度较低,男性受害者自己,有时也意识不到自己正遭受家庭暴力,或者因为畏惧舆论压力,不敢说出自己的遭遇或者进行求助。弗里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ibourg)社会学家Anne Kersten发表的一项研究(英)表明:根据犯罪数据,在所有家暴受害者寻求经济援助的申请中,男性提出经济帮助请求的仅占总数的1/4,男人在寻求帮助时往往犹豫不决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男人选择沉默或者不结束这段危险关系?美国非盈利性心理健康网站HelpGuide给出了答案——

1、担心如果离开,配偶会伤害孩子或阻止其探望他们;

2、因为被女人殴打或失去了家庭保护者、供养者的角色而感到非常羞耻;

3、宗教信仰中的某些内容可能让人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

4、很难找到能够帮助自己的机构或资源,许多人难以被相关机构相信;

5、身处未公开的同性亲密关系中,且还未向家人或朋友表明,难以求助;

6、无法正视夫妻间存在的问题,以为可以帮助施暴者,或施暴者许诺会做出改变。

不做沉默的羔羊

打破沉默,不仅仅是男性受害者需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全社会的挑战。

回归到北京首张男性保护令事件,反家庭暴力法的通过与施行、人身安全保护令无性别差异的申请与顺利发放,体现出我国司法体系的进步。与此同时,男性受害者由沉默到发声,由忍受到选择司法保护,也反映出男性在遭遇家暴后观念的转变。

针对男性遭受家暴的现实情况,瑞士已有两所“男性之家”,德国共有三所,英国此类机构超过了20所。“男性之家”的创办人Oliver Hunziker表示,通过这一项目的“简单存在”,瑞士社会开始意识到男性也是家庭暴力受害者这一问题,“公众意识提高了许多,5年前我们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一话题往往受到忽视,大多数人甚至对此嗤之以鼻。”再来看中国,在援助机构方面,女性有妇联,而男性呢?专门针对男性的保护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妇联”等机构也同样为男性家暴受害者提供援助。

其实不论男女,公众自我法律意识的整体提升和国家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推进了抵制家暴的进程。抵制家暴需要真正的男女平等,对男性受害者来说,这是最好的鼓励,对每一个置身家暴之外的人而言,这是最大的难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