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多措并举,克难攻坚,让企业和百姓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春节刚过,这家工厂就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了。而就在去年这个时候,因为成本上涨,订单减少,他们还面临着减产的窘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全国人大代表陈丽芬:增加的成本,大部分由国家出台的许多优惠政策消化掉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企业自己降本节能,挖掘潜力,提质增效来消化。
全国人大代表陈丽芬长期关注制造业发展,去年,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她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建议,像她一样,围绕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建议提案就有上百份,会上释放的一些积极信号也让他们非常振奋。
全国人大代表钱月宝:总书记他专门提到,要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民营企业能够有更大的政策获得感。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激活经济新动能?两会过后,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一些省市率先进行探索,在制造业大省江苏,省人大召集人大代表和相关厅局,对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督办,砍去了近六成涉审中介服务事项。
江苏省人大财经委经济综合处处长韩澎:巧立名目,乱收费的,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应该予以减免没有予以减免的,以及搭车收费。比如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环保文件的这个评审费,以及其他的一些检验费检测费,我们进行了坚决的取缔。
随后,江苏还出台了全国首个降低企业成本的地方性政策32条,为企业减负1070亿,投入数千亿高新产业补贴,助力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陈丽芬:我觉得国家对实体经济还是下了大力气的,真的是花代价的,确实大大提振了我们做好企业,建设实体经济的一个信心。
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仅是在制造业,2016年,各地大力化解落后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盈利能力。首批转型升级的杭钢集团最近刚刚研发成功一种低温钎料产品,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多项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推动利润翻番。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小龙:原来以吨卖,现在以片卖,一千片一千片来卖,所以效益是非常好的。
这一年,“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初见成效,钢铁煤炭行业提前完成去产能目标,扭亏为盈,商品房库存面积连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企业降低成本1.5万亿,近千亿资金助力重点领域补短板。
这一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高技术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两位数,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