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聚焦教育公平:既要“准度”也要“温度”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受到公众普遍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从师资力量、资源配置、重点群体等角度出发,提出各自对实现推进教育公平的建议。

点击进入下一页
6月24日,山西一幼儿园孩子们穿上学士服参加毕业典礼。
 

  均衡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准度”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学前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待遇提高。他指出,此前的经费多用于幼儿园建设,对教师培养投入不足,造成学前教育质量不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同样关注学前教育。据她介绍,学前教育在园孩子数量已达4400万,2011年至2015年新增公办幼儿园26000多所、民办幼儿园30000多所,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城乡中小学硬件配套持续改善,但面向本科生的地方高校硬件条件却不尽如人意,有些高校校舍多年没有整修。”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委员认为,“这引发了学生的期望落差。”

  她建议加大调研力度,推动本科生校舍条件改善,促进地方高校发展。

  关注重点群体体现教育“温度”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朱鸿民委员长期关注留守儿童。他说,孩子无法在父母打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只能留在农村老家,这让外出务工人员较为无奈。

  “义务教育应是普惠教育”,在朱鸿民看来,所有中国公民都应享有在所居住地区接受教育的权利。

  朱永新则指出,特殊教育应走融合路线,鼓励特殊学生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他还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可向贫困地区倾斜,用于解决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等问题。

  除了教育学生,对教师的培养也受到委员们的关注。

  北京大学教授闵维方委员建言创新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今年两会,他提出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设立教育学双学位,使满足要求的本科毕业生同时获得本专业和教育学两个学位,并建议面向本科、硕士毕业生分别设立一年及三年的更高一级教育专业学位课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