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ID:zgjw_81)
作者:刘梦婷、兰亭 等
2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月15日,中韩两国工作组在首尔就第四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事宜进行磋商。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韩方将于3月22日向中方再次移交一批20余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2月23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在被问到韩方向中方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问题时,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表示,我们始终缅怀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而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们。
3月20日,为向中方送还28具志愿军遗骸,中韩双方在韩国共同举行遗骸入殓仪式,异国他乡的老兵将又一次起程回国。
入殓仪式于当地时间当天下午2点在位于韩国仁川市的遗骸临时安置点进行,韩中两国人士参加了仪式。
韩方向中方送还的这28具志愿军遗骸是韩国国防部于去年3月到11月间挖掘的,经DNA鉴定确定身份,于22日送还中方。
致敬!“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烈士尸骨埋异国,何日忠魂归故乡!志愿军英烈们,久在异国他乡沉睡,祖国人民知道你们想家了,我们就要接你们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一条泥泞的小路的尽头,有一座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颇为神秘的墓地。在这里,所有的墓碑,都不是按照韩国传统向南安放,而是朝着死者家乡的方向——北方!
这里共安放了数百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但他们到底是谁,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全部都是空白,木板做的简易墓碑上,写的最清楚的就是译为“中国军”的韩文。
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还有许多无名英烈沉睡在异国他乡。志愿军因战场后送转运能力严重不足,战士在牺牲后,都是被就地掩埋在牺牲的战场上,60多年间埋骨他乡……
2016年3月31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交接36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中新社记者 吴旭 摄
如今,一批又一批志愿军烈士的遗骸,静静地躺在红木棺椁中,被缓缓地交接到中国礼兵的怀抱,这似乎在交接着沉甸甸的历史。而这一刻,烈士们时隔半个多世纪,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魂归故里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的。也许在人类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哪次战争出现过如此悬殊、如此震撼人心的数字:朝鲜战场上,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方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美军一个陆军师的师属炮兵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而我志愿军仅有12门山炮;美军一个军拥有汽车约7000辆,我志愿军主力三十八军只有汽车100辆,二十七军则只有45辆;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只有一个高炮团,雷达一部也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
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战,这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连一把炒面都吃不上却依然冲锋不止的战士,这些在-40℃靠着单衣薄裤作战的战士,硬是把美军打到了谈判桌上。那些给美军印象深刻的“撕心裂肺的军号声”“尖利刺耳的哨子声”,那种奋勇拼杀、排山倒海之势,那种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志愿军精神,被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前几年,网络上频频出现“唱衰英雄”的言论。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事迹也不是靠“常识”来否定的。在“九三”阅兵时,抗战老兵车队率先驶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至高敬意。一系列捍卫英雄的策划也用科学论证等方法驳斥对英雄的质疑,致敬抗战老兵、缅怀抗战英雄成为社会热点,掀起了一股“老兵热”。
英雄先烈的英勇事迹震撼人心,英雄人物的不朽精神催人奋进。不论是抗战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还是和平年代奋力抢险救灾的战士,他们,都闪耀着“东方精神”的荣光。
自2014年,每年的清明节前都会有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回国。而在国内,这些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的家人也在始终寻找着亲人的下落。
60余年啊,归来兮,我们英雄的志愿军烈士们,祖国人民一天也没有忘记你们,祖国热切期盼你们早日回家!你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遗志和追求。人民会为你们建立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将你们的名字永远铭记!今后每年的清明,你们都会收到一捧捧纯洁的白花,那是祖国人民在向你们致敬,向东方精神致敬!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长眠于异国他乡,也改变不了,志愿军烈士们的中国心……
她,在灾难中挣扎
她,在战火中重生
受够了屈辱
尝尽了苦涩
而今
她已走向国富民强
然而
那一年
帝国主义的双手
扼住了这个民族的咽喉
烽火已烧到家门
她把枪口对准了豺狼
上一个百年的屈辱
在这一刻洗刷
下一个百年的辉煌
从这一刻开启
跨过鸭绿江
巨龙发出了怒吼
在云山,在长津湖
在汉城,在上甘岭
血染山河三千里
她昂首告诉世界
这个民族的尊严
不容轻辱
或许子弹透过胸膛
或许尸骨留在他乡
但是
她的儿女们无怨无悔
因为
他们把灵魂留在了家乡
如今
她的英雄儿女们回来了
回到了这片英雄的土地
未来
将由我们去书写她的篇章
无论英雄走得多远,
我们的心总和他们在一起。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2013年6月访华时,首次向中方做出归还韩战志愿军遗骸的提议。其后,韩国从2014年起将散葬在朝鲜半岛停战线以南的志愿军遗骸归还中国。
2014年至2016年间,中韩双方已举行三批志愿军遗骸交接,共成功交接541具中国志愿军遗骸归国。
2014年
2014年3月28日,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志愿军烈士经过60多年的等待,终于可以魂归故里。
2015年
2015年3月20日,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接仪式在沈阳举行。11时30分许,运载68具烈士遗骸棺椁的伊尔-76运输机,在两架歼-11B战机的护送下抵达桃仙机场。有关人员在举行了简短的迎接仪式后,将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016年
2016年3月31日上午,运送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输机降落沈阳桃仙机场。第三批在韩36具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赴朝作战,面对强大对手,中国军人没有丝毫畏惧。
由于当时的战斗很激烈,很多战士的遗体无奈只能就地掩埋,我们没办法把他们带回来,也找不到他们的姓名和部队。在山边挖个坑,把防雨布铺一半盖一半,拿土一埋,立个小牌子——志愿军烈士之墓。
中国军人用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严,换来了中国这几十年的和平,也诠释了什么是“东方精神”。
老兵亲历
曾用一杆步枪打下敌人的飞机
1950年,孙永粉奔赴朝鲜,成为高炮独立32营的一名战士,他清楚地记得当年战场上的点点滴滴。“当时,我在重机枪连,我们一个班只有一支苏联79式步枪。”
正是靠着一支步枪,他硬是打下了敌人的飞机。“那天,我们正在执行保卫兵站的任务。我按规定检查巡逻完毕后,没发现什么异常。刚走到洞口,就看到飞来四架敌机。”由于地势原因,飞机从他面前的山谷里飞了过去。
孙永粉赶紧去找排长汇报,得到“能打”的命令后,他拿着枪就冲到了山谷边,“经常看着飞机来回地飞,打的回数多了,我就有了底气。”孙永粉按照心中估算的时间,看飞机快飞来时,对准驾驶舱扣动了扳机,一连几发子弹后,飞机一个跟头栽在了不远处的步兵营里。
“当时还不敢确定是我打下来的,军医验了驾驶员的伤后,从子弹射击的角度判定,才知道是我打中的。”孙永粉回忆道,后来因此拿了“二等功”奖章,他还有点不敢相信。
靠着大树打个盹就是睡觉了
在奔赴朝鲜之前,何水和几万名战士一起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要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回想起当年赴朝作战的情景,何水至今难忘。
“1951年我们从丹东出发。一件军大衣、一块雨布、一支冲锋枪、100发子弹,还有30斤高粱米,这就是我们奔赴朝鲜战场时的全部家当。”何水回忆道。
1952年,何水随部队转战,过河时,敌机扔汽油弹将过河的必经之路炸得燃烧起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大,何水和战友们硬是从火中穿过了桥。转战途中,休息的时候只能穿着军大衣靠着树,或者战友们靠在一起打个盹,“那就是睡觉了。”
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漫天飞舞”的子弹,在敌军的疯狂轰炸下,他和战友苦于炮弹不够,只能瞄准了再打。“当时一门炮只有50发炮弹,我们都是计算着打,谁也不敢瞎打。”
1个苹果8个人吃了两圈
张计发是影片《上甘岭》中8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一等功臣、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他说:这么多年来,《上甘岭》这部电影我不知看过多少遍,却一直无法从头看到尾。每当看到“全连吃苹果”的镜头,我都忍不住要掉泪。
那时,一名负责运输弹药的战士扛来两箱手榴弹,顺便送给我一个苹果。就这么一个苹果,全连转了几圈吃不下去。那会儿,因为喝不上水,我们口干得话都说不出来,步谈机话务员急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为的是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我先让话务员吃,他用手掂了掂,传给通信员,通信员又传给司号员、卫生员,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应该吃,都说应该连长吃。几十年过去了,那情景历历在目。
那会儿什么都顾不上了,救命要紧
在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7岁的王清珍在坑道中护理20多名重伤员。有的伤员嘴巴化脓,不能咀嚼,她便先把饭嚼烂,一口一口地喂;一名腹部重伤的战友,解不出小便,她想办法为这位重伤员排尿……战后,她荣立二等功。老人家回忆当时的情形,依然十分激动:“那会儿什么都顾不上了,救命要紧。”“我就想着,算了,死都不怕,我还怕这个!抢救兄弟比什么都要紧!”后来,那个被救的伤员流着泪说:“你比我妹妹还亲啊!”
相关链接
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军级指挥员
1988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显示,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团以上干部烈士共有213人。烈士牺牲时的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50岁。
这份英名录还记载了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4位志愿军军职干部,他们是:
李湘 男,39岁,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8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第67军代军长,1952年7月8日在朝鲜病故。
吴国璋 男,32岁,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第39军副军长,1951年10月牺牲。
蔡正国 男,44岁,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党员,第50军副军长,1953年4月12日牺牲。
饶惠谭 男,38岁,湖北省大冶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第23军参谋长,1953年2月牺牲。
据资料显示,第67军军长李湘烈士安葬在石家庄的烈士陵园。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则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志愿军烈士纪念设施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丹东市志愿军烈士陵园
杨根思烈士纪念馆
罗盛教烈士纪念馆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黄继光烈士纪念馆
长津湖志愿军烈士陵园
……
身葬异乡的英雄们,纵然有着青山绿水,也不能平复那些挚爱亲人和生死与共战友们的惦念和牵挂。即使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的亲人在这儿,他们的根在这儿。
老兵,欢迎回家!
综合:中国新闻网、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国防部网、新华社、央视网 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