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省力又省钱!这项家庭福利,你享受到了吗?

家庭医生,被列为今年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按照改革时间表,到今年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会扩大到全国85%以上地市,六成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都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但是,在改革的推进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手段有限和处方权限等实际问题。为了让这项制度更便捷、更完善,上海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家庭医生升级版试点工作。

家庭医生延伸处方 在社区开三甲医院用药

上海崇明区陈家镇花漂村村民陈玉芳20多年前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一犯病就浑身疼痛。由于不能根治,目前只能通过用药缓解病症、控制病情,需要长期服药。以前,陈玉芳吃的一种名为“纷乐”的药,只有到上海市区的大医院里才能买到,所以老伴每次去给她开药,来回都要一天。

今年年初,情况有了改观。陈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周晓明,签约成为了陈玉芳家的家庭医生。经过周晓明的诊断,利用家庭医生的延伸处方,陈玉芳可以延续上级医院的医嘱用药,通过医疗信息化平台,直接在社区服务中心开药。不仅如此,家庭医生还能开一到两个月的长处方,报销比例也要比在三级医院高。

像陈玉芳这种60岁以上,确诊病情后需要定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是上海本轮“家庭医生2.0 版”试点的优先服务人群。从2015年底上海开始试点后,截止到今年4月,全市开具延伸处方超过28万张。

“1+1+1”签约组合=家庭医生+区级+市级医院

同时,上海“家庭医生2.0版”还推出“1+1+1”签约组合,即居民在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可以再选一家区级和一家市级三级医院签约,签哪一家医院完全自愿。签约的居民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序就医。

试点一年多来,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体系初步显现。病人结构发生了变化,推动三级医院重新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瞄准危、急、重症的治疗研究,并更好地发挥对人才的培养功能。

培养基层医疗队伍 专家做后盾待遇有提高

提高基层医院的实力,使它跟三级医院能有效衔接,才能让病人安心放心地到基层医院首诊。如何做到让基层强?不仅需要家庭医生本身有强烈意愿,还得借助大医院的帮扶和支持。上海市推行的“1+1+1”签约组合,就是把二三级医院的技术力量向下延伸,跟基层结合,使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为此,上海已经有计划、按标准培养了一支6000多人的全科医生队伍。

而三级医院通过派遣专家与家庭医生结对培训学习,现场指导,也为家庭医生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持。

此外,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推行,也离不开家庭医生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建立了以家庭医生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同时按照签约服务的居民数量,家庭医生获得一定的签约服务费,从而提高家庭医生的待遇。

签约后,陈玉芳的慢性病得到家庭医生的定期随访,指导她对疾病进行控制,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处得像朋友一样。

家庭医生成为健康“守门人”就诊“引路人”

经过几年的试行,家庭医生已经成为整个上海医疗服务体系当中一个最基础、最关键性的岗位,上海建立了覆盖所有签约居民的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应用大数据把病人、社区医院和三级医院连在一起,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有效的医疗数据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为家庭医生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几年来,上海已经有1000多万人拥有了家庭医生服务。而在家庭医生制度基础上实施的“1+1+1”的签约模式,就是俗称的“2.0版”也成效显著。从2015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签约居民已经超过160万,覆盖了上海90%的社区。这种模式,使家庭医生既成为健康的“守门人”,同时也成为就诊的“引路人”;既能让大家看上病看好病,还能更加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可谓双赢。上海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希望未来每个家庭都能有一位签约医生,您生病了,可以先问问身边这位专业亲切的熟人朋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