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咳咳,今天的主角是我↓↓

头一次到这么大“舞台”“跨界”当个临时“演说家”
总感觉有些紧张
大家要多给我些鼓励哦
言归正传
今天来这里是想跟大家分享
我的“成功经历”

别看我个头小小
在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什么?你问我的家乡在哪?
先给你们看几张美图



南枕长江、东襟洪湖的监利
是我的家乡
也是把我一步步“捧红”的坚强后盾
下面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5月10日早上8点多,监利县新沟镇龙庆湖小龙虾交易中心就已经热闹非凡了,30多辆小农用车,满载一筐筐我的兄弟姐妹们,在马路上排队等待进场销售。停车场里,一辆辆大货车等待装车发货,从车牌看,有浙江、江苏等省外的,也有省内武汉、潜江等地的。高大宽敞的分拣、打包车间里,百余名员工或分拣过秤,或装冰封包,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这个市场是福娃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的。我们的“成功”与这个“米业老大”福娃集团密不可分,2014年他们开始涉足小龙虾,建基地抓示范,兴市场铺网点,办节会创品牌,引领监利虾产业扩量提质、由大向强。
我的家

我的家在哪?
就在这!新沟镇横台村,福娃集团稻虾共育现代农业示范区!在那里方方正正的稻田里灌满了水,宽阔如湖。每200亩一个区间,建有橘红色的管理哨棚。
这水里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哦,待插秧时,排水露田,我们会游移到四周围沟里。
福娃集团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在新沟镇及相邻的周老嘴镇,流转3万亩土地,高标准整理后,建成集中连片稻虾基地。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业主自营的稻虾基地。
转变!左手水稻右手虾

你肯定会奇怪,一家粮食加工企业,为何来时养我们?
我的“老板”,福娃集团董事长谢松柏这样说:这是深思熟虑后的一次转型。
最近几年,受经济下行影响,粮食加工行业普遍出现了经营困难。
面对挑战,做了20多年大米加工和10多年休闲食品深加工的“老板”,想到了水稻、水产两手抓。
南枕长江、东襟洪湖的监利,水资源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水稻大县和水产大县。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转型,福娃走出了一步妙棋。这两年小龙虾行情好,稻虾基地每亩纯利在3000元以上,效益可观。
监利县水产局副局长李诗模说,福娃转型进军水产,带动了全县小龙虾产业的提档升级。
“室友”从螃蟹变成了水稻

过去,我们家乡对小龙虾养殖是以虾蟹混养模式为主。
2013年以前,稻田综合种养只有6万亩。2014年秋开始,家乡出台奖励政策,大力发展稳粮又增收的稻田养虾。2016年,稻虾共育面积突破38万亩,比2015年增加16万亩。今年,预计稻虾面积将超过50万亩。
打响我们监利虾家族的品牌!
现在,在监利县城与新沟镇街上,到处悬挂着红彤彤我的宣传横幅、宣传画。
福娃小龙虾节暨现代农业成果展,也将于本月下旬在新沟镇举行。
节会期间,将举办龙虾展示交易会、产业发展论坛,成立小龙虾产业协会。还将邀请百名VIP客户观摩福娃稻虾示范基地。

走出“有量无名”的尴尬
监利是全省、全国小龙虾养殖第一县。权威统计,监利虾产量连续5年全省第一。去年,监利县小龙虾总产量达9.72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占全省总量的五分之一。
监利空气清新,水源充沛,没有工业污染,适合我们家族的生态养殖。
作为监利虾的一员,我很自豪的说,我们家族产量大、身体素质好,但名气却不响。大部分的兄弟姐妹摇身一变,贴上“盱眙虾”、“潜江虾”等外地品牌,被加工出口,或升级为餐桌上的奢侈品,价格翻几番。

但是,监利虽有7家小龙虾加工企业,去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却加起来也抵不上潜江一家骨干企业。
监利人不甘当“隐形冠军”,下决心走出“有量无名”的尴尬。
举办节会,就是要唱响监利龙虾品牌。将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做大“监利龙虾”公共品牌。家乡政府正在研究奖励政策,鼓励民营老板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广开“监利龙虾”直营店。
居安思危 拓展产业链
时而“蒜你狠”,时而“蒜你完”,从蒜薹市场风云变幻,我们可以感受到农产品的市场风险。
我们家族近年来持续火爆,但也得防市场“变脸”的那一天。未雨绸缪方为上策。
福娃布局小龙虾交易市场、冷链物流、深加工及休闲渔业,通过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家乡监利虽然是水产大县,却没有像样的交易市场。福娃龙庆湖小龙虾交易中心填补了空白。这个中心集分拣、交易、运输于一体,农民送来的混装兄弟姐妹,在这里分拣成8个等级,特虾特价,增值不少。
农民把虾子送到福娃交易中心,不仅能迅速卖出去,每斤还可多卖一二元钱。
福娃正在招商,利用3万亩稻虾基地,发展休闲渔业。
同时,联系全县47家水产合作社,成立合作联社。统一养殖标准,养好虾;统一农资采购,降成本;统一产品销售,卖好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