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公告,根据《群星奖评奖办法》有关规 定,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十八届群星奖评奖工作。经评审,形成了第十八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名单,公示7天后,23名小演员表演的《击壤歌》从来自全国四个门类中舞蹈表演里的2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群星奖”,这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奖的少儿群舞节目。
一群自然、淳朴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乡村留守儿童演绎的少儿群舞《击壤歌》作为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扶贫点的文化扶贫成果,作品来源于荆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盆歌》。整个节目构思由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推演凝练而来,以自由、和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以古时瓴缶之乐、击壤而歌为灵感进行创作,从而激活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舞蹈通过朗朗上口的荆州地方童谣旋律、孩子们童趣十足的演绎,让人仿佛置身于江汉平原的田间地头,与自然亲近、与生活拥抱。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击壤而歌呀,嬉水而咿,击壤儿歌,笑颜而溢……”排练厅里,几位舞蹈编导老师正和24名孩子们一起挥汗如雨,反复排练。这个漫染着悠远楚国韵味和浓浓乡村童趣的舞蹈雏形初见,五分多钟的舞蹈,在孩子们演绎下,一幅抃风舞润,韵味十足的田园古风童嬉水墨画就此展开水墨画,一个个性格各异,活泼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呼之欲出。
奋力追梦 娃娃也有大梦想
本次参加舞蹈的小演员们,均来自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且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平均年龄不到10岁。自2018年7月21日接到任务起,9个月的时间里,这一群农村娃娃,硬是练成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演,改之能记,演之能成的专业舞蹈演员。
排练初期,早八点到晚八点,孩子们连续学习;节目反复修改时,大年初三孩子们就远离新年的喧器,投入到整天的训练中;为了节目精益求精,放学后,这群孩子顾不上吃饭,穿上舞蹈鞋来到舞蹈室开始紧张的排练,小小年纪,为了梦想努力奋斗。身上淤青,练到累瘫,他们没有叫苦叫累,娇气放弃,一遍遍一回回,小到表情大到队形,她们认真刻苦,动作一丝不苟,汗水与泪水齐飞,为了舞蹈梦想,她们从不服输,也在完成舞蹈的同时,锻炼了他们受益终身的坚韧品格,从湖北舞台跳到全国舞台,小小身躯蕴含大大能量,一只只雏鹰即将展翅飞翔。
合力圆梦 老师同是追梦人
一个精彩儿童原创舞蹈的诞生,需要主创团队付出异乎寻常的辛苦付出,将近一年的时间,节目数次修改,重新编排,为了高效高质的完成节目,编导老师把家搬到了江陵,为了使舞蹈更好地展现楚韵,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们常常到凌晨三点了还在讨论最优编排,不断改进舞蹈动作,不断精准。辅导老师统筹协调,事无巨细,小心谨慎,不敢松懈,全力配合,做好节目所有参与人员的“连心桥”她们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她们深知对孩子们要做到万无一失,少看一眼就会担心,几位年轻老师为了孩子变成了“婆婆嘴”数不完的叮咛,道不完的担心,这过程中的林林总总,汇成了舞蹈的精彩演绎和那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为了打造一支展现江汉平原特色的精品少儿舞蹈,老师们聚集在了一起,为了圆孩子们的舞蹈梦,老师们不辞辛苦,竭尽所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他们携手前行。
竭力助梦 家长一路相随
他们是不辞辛苦,往返接送的“司机”,他们是调节各方,通力配合的“后勤”,他们是适时鼓励加油助威的“朋友”,他们是鲜花掌声,眼含赞美的“粉丝”,他们是一路相随,风雨无阻的“明灯”,他们就是那一群竭尽所能,助孩子圆梦的家长。
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家长的足迹遍布孩子们排演的所有地方,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完成梦想。春节是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相聚的难得时光,但听到孩子可以参演这样一个接近梦想的舞蹈后,他们当即决定牺牲一年来仅有的几天团聚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其中,有所收获,所有家长就这样小心翼翼,尽心竭力的与老师们一起帮助孩子们完成梦想,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参与舞蹈的全过程,愈发明白要想有所得,必须付出努力,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这将是孩子们值得回忆的宝贵经历。
各级护梦 省、市、县领导多次指导梦圆全国
自节目排练以来,湖北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莅临现场,对节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明确后续编排方向,对作品各项表现形式及落点科学把关,协调各部门对于节目排练给予高度支持,形成自上而下,自省到县全力支持配合,给予主创团队信心和力量,使节目更顺利的登上全国舞台,绽放璀璨光芒。
成功并非偶然,每一个作品的成功,背后都包含艰辛努力感人的故事,需要台前幕后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全赴全力以赴,共同努力,而这些早已超越了舞蹈本身的意义,不忘初心,努力奋斗,打造精品舞蹈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文化正能量,为实现理想,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都在努力奋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看,孩子们已然做好准备击壤而舞,踏歌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