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污、循环利用 公安崇湖渔场养殖尾水变清水

资料图片

“荒废几年的臭水沟总算可以发挥作用了,以后我们渔塘用水方便多了。”8月23日,公安崇湖渔场四组渔民易技海将生态沟渠里的水引到自家养殖塘。今年以来,省水产局为全面治理崇湖渔场养殖尾水,拿出300万元,专项治理崇湖渔场内引水渠,清洁“毛细血管”,变臭水沟为生态渠,打通生态用水“最后一公里”。

“今年夏天太热了,鱼塘每三天就要加一次水。”易技海说,以前大量的养殖尾水排入引水渠,渔民们陷入“守着湖乡没水用”的尴尬,大家不得不钻井取水。

2018年,省水产局启动池塘养殖尾水治理项目计划,公安县率先采用生态沟渠和配套建设生态塘的办法,处理崇湖渔场养殖尾水,目标是让尾水达标排放,直至可循环利用。

清除杂草,抽离淤泥,再投放美人蕉、燕尾草等绿植,昔日污浊不堪,如今一湾清水。“这只是表面功夫。”公安县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崇湖渔场坚持生态治污,还在污水渠内投入了大量螺蛳,利用它们摄食污泥中有机物有效降低水体生物含氧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一般而言,水质改善通过投入化学制剂或者生物制剂来实现,但化学制剂会产生毒害物质,不利于鱼类健康。通过绿植和生态放养,才能有效分解氮、磷,吸收水中悬浮物,净化水质。”该负责人介绍。

此外,水渠内每隔十多米便有一条横垮两端的绳索,其下也是暗藏“玄机”,拉起来一看,绳索下挂着几十串黑色“刺头”。“这是污水治理刷”,该负责人介绍,10公里引水渠内共投放了20万个这样的小刷子,它们“手牵着手”拦住引水渠内大部分污染物,一遍遍过滤湖水。

截污治污只是处理尾水的一部分,崇湖渔场还在生态引水渠的末端开辟200亩的生态净水塘,配套专业的治污系统,“我们要求改造后的水质能达到地表水二类。”据悉,公安县还在治污项目中选择不同类型监测点,监测一个养殖周期,获取第一手数据。“每一段引水渠都是崇湖渔场的‘毛细血管’,做好引水渠整治能促进渔场生态环境好转。”该负责人介绍,水质改良是第一步,与此同时,崇湖渔场还将从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准出以及规范操作标准等入手,选择更好更先进的养殖技术,保证崇湖渔场的水产品更健康安全。

(记者张静、通讯员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